375与君相诀别 (10)(7 / 12)
只给娇姐儿小姑娘册封,不给她两个哥哥册封,原因池玲珑不愿意去追究,但是,她此刻也当真是觉得,弘远帝此番“重女轻男”当真是轻的好啊。
池玲珑不敢想象,若是弘远帝真给她两个儿子册封了,现如今外边那些人该眼红嫉妒成什么样了。
秦王府根深蒂固,手下还有军权,自然不怕他人嫉妒,但是。连嫡次子和嫡幼子都由皇帝亲自册封,这份儿荣誉可就太过了。
都说烈火烹油,盛极必衰,所以,若是秦王府风头出大了,真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惹来祸事。
再者,他们已经答应将元辰过继给颛孙氏。等其满月后。孙无极便会将他的名讳写入颛孙氏的族谱。
虽然顾忌着孩子今后的成长问题,且不想让外人说闲话,他们暂时不会将秦王过继“第三子”给大舅子的事情说出去。但是,元辰已经过继给了颛孙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元辰小家伙身上有郡王爵位,这是除不掉的,孙无极虽然为此抑郁了不短时间。终究还是决定无视。
但是,孙无极能无视得了元辰身上沿袭自秦承嗣的爵位。难不成还能无视得了弘远帝的加封?
池玲珑早就看出来了,她那表哥和表姐不知为何,现如今对皇宫中人抱着不一般的成见,或许是因为知道了“秦承业”的事儿。或许是因为其他,总归,那两人只要一听说皇宫的人。条件反射就蹙眉。
表哥还好些,起码他定力足。也不爱随随便便变脸色,表姐却不行了,她可不是会亏待自己的性子,只要一听说皇宫,翻脸走人都是轻的,摔个茶盏瓷碗更是小事。
所以说,两个小家伙没有被册封当真再好不过,若是册封了,想来表哥和表姐说不定都有考虑“退货”的可能;毕竟,他们对宫中诸位主子,尤其是弘远帝,意见太大了。
不说元嘉和元辰两个小调皮,却说小闺女得了“昭月郡主”的称号,说实话,池玲珑对于“昭月”这两字还是很喜欢的。
“此心天地可鉴,此情日月可昭”,这诗词说得好,池玲珑发自肺腑觉得不错。
然而,当她后知后觉回想起,皇室中这一代的女儿家,都是按照“昭”字排行的,譬如九公主名讳为魏昭和,平阳郡主名为魏昭阳……
池玲珑当真愤愤不平,恨不能将桌上那卷明黄色的圣旨用剪刀剪碎了。
她蹙眉深思着,弘远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无意为之,还是特意给小丫头取了这个一个封号?
按说不该是特意取的,因为九公主这一代的皇室女儿是“昭”字辈,此番娇姐儿也用了“昭”,这岂不是说,九公主和她女儿是一辈儿?
再换句话说,她和秦承嗣平白提了一辈,弘远帝平白就将辈了?秦琼就成了弘远帝的叔辈了?
弘远帝不会做这么赔本的买卖吧?
池玲珑一边抱着肚子闷笑,一边蹙眉深思,想不出个所以然。
等午膳过后,众贵妇俱都离去,秦承嗣也回来后,池玲珑才巴巴的拉着他求科普。
秦承嗣确实猜到了弘远帝给娇姐儿册封“昭月”郡主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提醒他,不要忘了早先秦王府祖先答应皇室的,——“国已定制,秦为下臣,忠君护国,其心昭月”的承诺。
说简单点,就是提点他不要因为秦王府后继有力了,子嗣丰沛了,就生出叛乱犯上之心,妄图将皇室取而代之;提醒他早先老祖宗秦湛立下的誓言,让他惊醒些,不要背德忘祖,成了忤逆不孝的子孙和臣子。
秦承嗣心里有数,却不愿正在坐月子的池玲珑为此胡思乱想,不能好生疗养,坏了身子,因而,也便云淡风轻的回道:“我也不知。”
见池玲珑气咻咻的瞪他,秦承嗣也捏捏她秀气的小鼻子,笑的宠溺的说,“不管他是何意,总归,“昭月”二字词义皆好,配给娇儿也还不错。”
说起女儿娇姐儿,秦承嗣面上的神情当即柔和下来。
他没有女儿的时候,也不觉的女儿这小生物有多好,可现如今有了绵绵软软的小女儿,隔上一个时辰见不到人,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那里不对劲。
好似身上长了虱子一样,秦承嗣心焦的浑身不舒服,因而,俯身过来在池玲珑唇上亲了一下后,也笑着起身,去西厢房看望睡着的三个小儿女,“我去去就来。”
池玲珑哭笑不得的,看着出门往西厢房那里拐去的秦承嗣,摇头失笑。
她心里也有些酸酸的,因为秦承嗣现在好像看女儿比她重,她觉得自己失宠了;但是,她都是当母亲的人了,总不能吃女儿的醋不是?
再说,小家伙现在小奶猫一样大,身子比她两个哥哥弱多了,哭起来也娇娇软软的让人听着就心酸;比起她两个哥哥,池玲珑对这个小闺女也偏疼一些,因而,倒也不好埋怨秦承嗣。
只是,却还是忍不住,和坐在一边给三个小家伙做小衣的七月说,“你看看你们主子,现在有了娇姐儿就嫌弃我了。这是娇姐儿还小,还不会争宠,真等那小家伙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