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与君相诀别 (11)(3 / 12)
难。
从没有任何时候如同现在一样。让何云沁这么清楚的认识到,封建王朝时一国之君给人的威慑竟会有这般大。
……那是可以随心所欲要人命的。且捏死她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两位殿下、侧妃娘娘且在这里稍后片刻,容奴婢进去通报一声。”
徐安公公守在勤政殿外,见到三人过来后,笑着行礼问安。
五皇子、七皇子以及何云沁如何敢受他的礼。俱都忙不迭上前将他搀扶起来,或是直接回了半礼。
徐安笑的和蔼,转身就想进去勤政殿通报。不想此时远处又有两个太医模样的人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那两个太医一个是现如今的太医院院使,另一人则是太医院的左院判。
两人都是太医院的老资格了。同时也是太医院中官职最高的人之二。
一人负责太医院的管理、御药、以及王公贵族的医疗档案等工作;另一人作为院使的属官,则专掌医典誊写与建档,对各种古方都铭记在心。
在太医院一众医术参差不全的人中,两人算是有真才实学,且经验较丰富的,一向得京都的勋贵们看重。
且不仅是如此,太医院左原判今日也是负责诊治韶华县主的主治御医;也是他率先发现了韶华县主乃是服下了不知名的药丸,才导致身体亏空,精血几乎丧尽这一事实的。
现如今左原判和院使两人火急火燎的赶来了,莫非是查出了韶华县主之前所服用药物的来由……
徐安公公心思电转,那厢在初春时节也跑出了满头汗的院使和左院判两人,已经在瞬间小跑到了徐安公公面前,喘口粗气向在场五皇子、七皇子,以及七皇子侧妃行礼,额外多看了一眼传说中的“幕后黑手”,转而,两人也又和徐安公公使了眼色,三人到一边说话。
不知院使和左院判对徐安公公说了什么,在场的三人便见一向见人三分笑的徐安,此刻竟是面露骇然之色,随后却是连和他们打招呼都不能,便匆匆进了勤政殿汇报情况。
时间过得很快,也只是又一眨眼的功夫,徐安公公也又从勤政殿里出来了,外边五人都围了上去,徐安先是对五皇子七皇子行礼,说着,“两位殿下先回去吧,陛下现在有要事要处置,暂且无暇顾及两位殿下的事儿。让老奴传话说,让两位殿下回府后好生修身养性,将内宅都打理好。虽为男儿身,不该多操心内宅妇人之事,然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若是连前两者都做不好,一切都是空谈。两位殿下速速回府吧。”
五皇子和七皇子瞳孔微缩,面上神色都变了几变,最后还是恭敬的说了声“儿臣领命”,又对着勤政殿的大门行了礼,就匆匆离去了。
徐安公公领着两个太医进了勤政殿,两人当即就面色仓皇的跪在地上起不来了,院使额头布满细汗,嘴唇哆嗦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陛,陛下,五皇子妃,妃,怀孕前期曾服用过,过,易子散。”
易子散的成名历史,最少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大兴王朝。
大兴时有世家颛孙氏,其族中女子天生媚香,各个媚骨仙姿,其族中男子则惊采绝艳,多是大德大能之士。
在颛孙氏的历史上,便有一位于“药”之一字上天赋卓绝。甚至堪称将“药”玩的出神入化的大能,便是后世称之为“停君别客”的“医仙”。
传说其可生死人、肉白骨,从阎王手中抢命,举凡他首肯应下的人命,无有救不活的。
这位“停君别客”先生是位奇才,却也是位怪才,不仅是因他定下了“生不医、死不医、看不顺眼者不医”的规矩。更是因为这位神医一生专注研究出了许多“伤风败德”“伦理皆丧”的药丸。
被大兴和大魏同时列为禁药的“易子散”是其中之一。另有各色功能奇葩的丸药也不再少数。
两位太医想到易子散,此刻且面色颓废无人色。
韶华县主的身份之高贵,她的背景娘家之强悍。容不得她的身子骨有一点闪失,可他们为她请了足有十个月的平安脉,竟是直到现如今,才翻阅古籍医术。查出韶华县主曾服用过的丸药,乃是“以一换一”的易子散。
易子散确实有利于女子怀孕。但代价却是以一婴儿,换取怀孕女子的性命。
要他们说,韶华县主有长乐长公主和太后这样强硬的靠山,即便当真终身无法怀孕生子。也无人敢说她什么不是,她也绝对不会用自己的性命,换一个五皇子的嫡长子。
韶华县主早先好“女色”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他们这些消息灵通的太医,更是知道韶华县主和五皇子之间的龃龉。两人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既如此,韶华县主又如何会以自己的性命,去换取一个不是她心爱人的儿子?
这简直太荒谬了。
所以说,韶华县主绝对是被人暗害的,至于暗害她的人是不是韶华县主言之凿凿说出的七皇子侧妃,这事他们说不准。
不过,易子散是禁药,更是早已失传的密药,连太医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