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部分(2 / 3)
跟永珎玩了一会儿,见他有些睡意,便用手轻拍着他的身子轻哄着他睡。
素问悄无声息地进来,云珠见了眉尖微蹙地轻声问:“和敬他们还没回来?”
“还未回。”
看来不到太阳落山是不回来了。示意她看搁在榻边的绣架,云珠道:“这幅《红梅映雪》是我给贵妃娘娘千秋节准备的寿礼,你拿去给打个黄花梨底座做个落地屏风,设计图完成后先拿来我过一下……再有,万寿节准备呈上的寿礼怎么样了?”
“两位侧福晋和几位格格做的袍、褂、袄还有针线上做的靠背、坐褥等都做好了,检查了也没有问题,其他王爷和福晋手的经、画作及龙凤纹玉佩一对、汉代谷纹玉杯一对、寿字青执壶……掐丝珐琅彩寿山福海盖纹瓶、龟鹤齐龄汝窑彩刻龙纹瓶一对……等寿礼也都装放妥当,另外放在库房里,钥匙奴婢亲自收着呢。”素问仔细地将绣图从绣架上取下放进描金木盒里。
“那就好,今年是皇上御极第十五年,万寿节礼要更上心一些。”云珠眼波微转,嘴角噙笑:“王爷亲自雕刻的万寿九龙图章完成了?”近一年的时间弘历一有空就做这个,从图章设计到着手雕刻亲手亲为,废了不少上好材料,其中还有几块是极品的田黄呢。
“前儿主子的四扇屏风一到没多久王爷就亲自将图章送来了。”
“一会儿拿来我看看。”说起雕刻印章只要是文人便大多数会两手,年少就自诩儒雅风流的某人也是用心学过的,只是多年没练手生不少,又是要献给皇父的寿礼便不免精益求精,天性里又有追求完美的执拗,一开始就进行得不太顺利,一觉有瑕疵便放弃重来。
若不是云珠最后跟他说“尽心便是孝心,皇阿玛若看中的是雕刻者的手艺,又何须你亲自动手”他这图章能不能刻下来还是一说呢。因为急于求成,云珠背地里可没少帮他包扎被刻刀划伤的手指。
这时听说完成了,就想着看看成品。
“是。”
过了万寿节便得准备熹贵妃的千秋节了,若不是家族的海外贸易里自己一直参着一份股,弘历与弘昼又在宗室那里掺了一股,这日子可就难过了,光靠弘历的俸禄以及雍正的赏赐,也不足以应付每年孝敬宫中长辈的份额更别说宗室里那一大串亲戚的各种节礼贺礼了。
“儿子女儿给额娘请安。”素问退下没多久三胎胞就回宫了,一路直奔乾西二所,进门就给云珠行礼,红润的小脸上满是兴奋之色,“额娘,宫外面好热闹呀。”
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路边高大的树桠依旧霜裹雪盖,仿佛一树一树的琼枝玉叶,衬着一路的彩坊、彩墙、灯坊、灯楼、龙棚……路经的寺观,大设庆祝经坛,梵音隐约,愈逝皇宫,一路重檐飞宇,锦绮相错,华灯宝烛,令人恍如置身天上宫阙。
“还有好多外国人,跟额娘说的一样,除了外表语言及穿着、生活习俗不同,他们跟普通人一样。”永琏也说道。
“你们跟他们交谈了吗?”云珠微微一笑,儿子可是将雍正这次大办万寿节的原因说出来了,之前还有许多人猜测前方战事未平,皇上可能跟往年一样驳了礼部万寿节庆贺的奏请呢。
“嗯,说了几句,不过儿子对他们的语言学的不多……”永琏一副未尽兴的样子,他还想多多了解外国的一些事务呢,平日额娘描述的还有从皇玛法、舅舅那儿听来根本不够满足他的好奇心。
“额娘。”永琏欲言又止地。
“嗯?”
“以前我们出宫在外城还能看到一两个小乞丐,在内城也能见到衣裳褛褴的百姓,今天都没有看到。”
和敬和徽一愣,跟着点了点头,“额娘,他们是被官员赶走了吗?”
“是不是赶走额娘可不知道,不过,你们觉得这对不对呢?”云珠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瓜子问道。
“应该不对吧,这不是欺骗皇玛法吗,欺君之罪是要砍头的。”和敬还点了下头强调。云珠笑眯眯地,这个女儿一贯表现出活泼开朗无拘的性子,其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中分明。
“可是皇玛法的万寿节,街道都打扫得那么干净,布置得那么漂亮,如果再出现乞丐,那些外国人会怎么想呢?”
永琏平日跟着雍正时间长,受他教导多些,想了想道:“若是皇玛法巡视天下,底下官员如此安排欺瞒,皇玛法不能得知百姓的真实生活……那自然不对,但现在大清正与沙俄作战,京中藩臣使节云集,这样能体现大清盛世的情景应该能让他们看到大清的富足,知道我们大清强盛,明白我们是不惧征战的……也是没错。”
“说得好。”弘历踏进屋子,赞赏地看了才六岁的儿子,没想到他小小年纪便能考虑到这一层,心中骄傲满足之意难以言表。
沙俄这次遣来大清的使团除了与大清议和,还身负与荷兰、葡萄牙等逗留京中的外国人暗中接触,看看有没有达成联盟的可能,虽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可国与国之间往往只需一个姿态便可。
只要大清不想同时与几个国家开战就必须在谈判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