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8 部分(3 / 3)
匆促,事情也多,怕是连狩猎的时间都没有。”
政治军事意义重大,他何必带个女人添些不必要的揣测。
“那带几个阿哥去吧,让他们也见识见识。”
这回轮到弘历吃惊了,云珠浅笑着靠进他怀里:“我认为鲜血与战火能坚毅一个人的心志,而出门在外能开拓一个人的眼界,多经世事则使人成熟。做为皇家子孙,他们应该比平常人更努力。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弘历久久不语。什么听过,分明是她说的,否则他怎么没听说过这样的话?从小到大,她身边的人他哪个不知哪个不识的。可是这一次,他真的再次为她的贤明智慧,为她的襟怀坦荡,感到赞叹。
一个人好不好,不看他说什么,而看他做什么。自己差点迷了。
“有道理。只是永珎才五岁,你舍得?”
“你不觉得他现在不那么黏我了么?”
弘历心里一哼,小孩子长大了,又要读书,又要交往兄弟朋友,又有机会出门长见识,可一见到她还是往她身边凑和好不好?!
“再说,他留在宫里我也没时间照顾他,跟你去行围,就算你这个阿玛没时间不还有春和跟弘晈么。”
弘晈很喜欢永珎,永珎的骑射虽不是他手把手教的,却也指点了不少。
说到这个弘历就忍不住咬牙。他是爱在永珎面前摆严父架子,逮到他在云珠身边粘糊就教训……而永珎也没少在云珠跟前告他这个皇阿玛的状,父子俩表面看着是不对付,私心里却是极看重对方,所以永珎对教授他武艺的傅文极尊重也就罢了,对没教他几日骑射的弘晈也表现得十分亲近,这不能不让弘历吃味。
他别扭的表情自然没躲过云珠如水般清透的目光,轻笑了一声,她道:“行围之前不如我们先迎皇额娘回宫罢,中秋节快到了,也不好让她老人家一个人在静宜园。”
弘历有些迟疑,“你还有两个月就生产了,到时候宫中……”可没什么人能够压制太后,万一她要使什么手脚,云珠哪有精力应付?!
“到时我请十二婶十六婶进宫陪我也就是了,宫务还有几位妹妹帮衬,不会有事的。对了,弘瞻他们也一起去么?”
“他们也没经过木兰秋狝,弘暊还小不去了,弘瞻弘晢也一起去。”这几个弟弟年龄跟儿子一般大,云珠不提他根本就想不起来——当然,对于这一点他是不会承认的。
235
这次行围对大清来说有着很重的历史意义,闻知弘瞻弘晢也能随行,太贵人刘氏太嫔马佳氏大喜,对云珠感恩戴德。
上皇虽在,最重的却是嫡孙永琏,就算疼爱幼子,如今也远在天边哪里照拂得到素日生活,且他禅了位连朝政都等闲不插手,何况后宫之事。
皇帝忙于朝政,闲暇时间也只会分给自己钟爱的嫔妃儿女,哪里会想到一年见不到几次面的幼弟?!今儿有这样的眷顾还多亏了皇后贤良大度。看来,不想在后宫被人遗忘还得紧靠着皇后才行,俗话说得好,一代江山一朝臣,现在皇后才是后宫之主,站在她这边总比跟着太后那个伪善的强……
云珠对自己的安排十足有信心,她亲自替弘历收拾了贴身行李,又将出行须备有的东西列了单子给几位小皇叔小阿哥参考,让他们自己准备行李。而弘历那边又在宗室里头点了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淳亲王弘璟、諴郡王、宁郡王弘晈等人随扈,文臣武将也在老中青里头各挑了一些随行。
总共忙活了大半个月,大军这才开拨。
望着旌旗下军威凛然的骁骑营、护军营、火器营、键锐营、前锋营……和敬一脸地羡慕,即便不能跟弟弟永琏一样小小年纪便为大清出力,她也想跟永珎他们一样在围场策马飞扬,见识一番。不过看着身边再有两个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