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 部分(2 / 3)
孩子爱吃的东西。“红豆糕也不错。”
“长春宫的桂花皆是从这棵百年金桂上采摘,最是新鲜难得。”履亲王福晋说着,问道:“听说纳喇氏这一胎怀得辛苦,等下不如问问皇后娘娘有什么开胃的蜜饯或点心方子,能用点也好。”
“原来就有这个打算。”佛拉娜又怀了第二胎,怡亲王福晋又是开心又是担忧,开心的是终于又有了,要是再得个孙子,也可过继一个给弘暾——这是早说好的。
弘暾身体孱弱,是在胎中就伤的根子,再怎么精心保养也不过是一年少生几次病罢了,要像个常人般健康是难的,雍正十年得了个女儿已是侥幸。这些年过去,珺雅肚子再没消息,夫妻俩人也渐渐过了生育年龄,从兄弟中过继一个承嗣香火成了紧要问题。
担忧的是,佛拉娜这一胎妊娠反应严重,也不知是不是担忧生下儿子被抱走,整个人瘦得厉害。没有一个母亲看着亲生孩子被抱走不难过的,即便她早有心理准备。兆佳氏能体谅她的心情,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不能看着弘暾无子承嗣,死后无人供奉。
“那十二嫂可得一起问问,今年的桂花酒可还有余?”庄亲王福晋虽爱菊花清傲,可面对这象征着“吉祥富贵”的花中仙友,也免不了心生欢喜。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都说桂花酒有“饮之寿千岁”的功效,尤其是长春宫这棵百年金桂酿出来的更好,今年中秋时得的那坛子桂花酒早被她和庄亲王两个每晚一杯给喝光了。
“这有什么,十六弟妹若舍得几坛菊花酒,皇后娘娘难道还舍不得一坛桂花酿?”这话说得几个妯娌笑了起来,庄亲王福晋的菊花酒也是出了名的好,可也小气得紧,每年也只在重阳节前后能得个一两坛。
“也难怪十六弟妹喜欢,长春宫这两株百年槐桂长得真是好,苍翠勃发,香溢满庭。”怡亲王福晋笑叹,手指着满树槐花道:“虽说九月十月是槐桂绽放的季节,不过这两棵的花期却是格外悠长,花也开得极好。”
慎郡王福晋祖氏接口道:“槐树也是吉祥树种,百姓种它祈望生财致富,为官者种它,乃心怀百姓、奉侍帝王之意。皇后娘娘种它,难道是取其公断诉讼之能?”
“《花镜》云:‘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三月份才生下长女的温郡王福晋觉尔察氏摇头道:“皇嫂必是取槐下送子之意,这不又生了个可爱的小阿哥?”
祖氏心中一动,寻思着是不是也在府里多种几棵槐树。她自雍正九年与允禧大婚,只在十一年得了个女儿,其他四个侧福晋也只周氏吴氏各得一子,还不甚健壮……
“皇后娘娘请几位福晋进屋说话。”灵枢从殿门出来,盈盈福了一礼,笑颜可掬。
“正想见见娘娘呢,娘娘可还好?”履亲王福晋边走边问灵枢。
灵枢笑着回道:“好着呢,早上还想着下床……”
长春宫里一片和乐,却不知千里之外的木兰围场正面临着惊涛骇浪。
大清之所以在木兰举行行围活动并非为了狩猎娱乐,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通过行围活动,不仅可以使八旗官兵既习骑射又习劳苦,保持八旗官兵传统的骁勇善战和醇朴刻苦的本色——当然,这一点在雍正当政时就改成了各地旗营将兵轮流“下放”边疆各大驻军基地拉练了。不过在行围活动期间接见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巩固和发展满蒙关系,加强对漠南、漠北、漠西蒙古的管理等对边防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方面却越发显得重要,盖因大清近十几武功鼎盛,威震邻邦,蒙古各部与有荣焉之余也担心大清哪天打破了和谐的满蒙关系。
内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蒙古四旗是最先到达木兰围场的,与照看围场的翁牛特部等一起将围场行宫打理得光洁明净,接着其他蒙古各部也先后到达,就即将来归的土尔扈特部交流了一些看法,想着是不是在皇帝到来之前达成协议,争取更多的利益。
毕竟土尔扈特部的回归对大清来说是国力强盛的荣耀,是万朝来归的辉煌,可对他们来讲却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动荡,就算几百年前是一家,如今也是前来刮分利益的插入者,之前大清刚打下来的贝加尔湖的那片水草丰茂之地可还没有正式决定由哪方势力接管呢。
很快,旌旗飘扬,军威凛冽的前锋营最先到达围场,紧接着,一系列的随扈部队、皇帝仪仗更让蒙古各部勇士看得心中傲气全消……
武力威慑是政治场上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接下来的几天,无论是满蒙勋贵子弟军事上的习武操练还是各种骑射摔跤比赛,皇帝这方都稳压了蒙古一头,好在他们也有几个表现得不错的,比如色布腾巴勒珠尔、丕勒多尔济等几个,但色布腾巴勒珠尔可是皇帝教养出来的,丕勒多尔济还是皇帝的表侄子呢……泪。
等一个月后太上皇二阿哥以及土尔扈特部高层一行到来,他们就更悲催了,西北军中高手那是不必说了,土尔扈特部的勇士也不是吃素的,本想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