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小皇帝够狠(2 / 2)
会过来。”小六子以为琳琅正在为这个担心,一见到她就说。
琳琅将手从窗棱伸出去,暗暗将那小玉佛塞到小六子的手里,低声道:“这是我送你的。”
小六子低头一看,透体碧绿水润的玉佛,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好东西,哪里敢要?忙缩手道:“姐姐,千万别这样,说起来,若不是因为我的缘故,也不会连累你被关在这里,怎么还能收你的东西?”
琳琅却坚持:“这是感谢当初你的关照,一码归一码。今天也是我执意要来,不过是运气不好罢了。这个不是我偷的,是得的赏赐,你放心。别再推了,万一被人看见,只怕传到皇上那里,我的罪名又要添上一条。”
小六子只好收下玉佛,琳琅赶紧接着问:“皇上平常都是这样吗?那么不讲理那么凶。”
小六子忙四下看看,见身边无人,才小声道:“姐姐,这种事情可不要随便说。”
琳琅点头:“我知道,只是觉得你们当差太不容易了,搞不好就会掉脑袋呀。”
“其实皇上平日一言一行都很受拘束,只是这么大的年龄,难免会有些小脾气。”小六子说的很谨慎。
琳琅明白了,傀儡皇帝也不好做啊。
独孤乐看起来对于他的处境多少也有些感觉,只是那么一个小孩子,每天要被女王扯来扯去的掩人耳目,却又没有办法享受到一点应有的乐趣,长期以来的孤独寂寞,慢慢就变成了这样蛮不讲理。
这和独孤玦那霸道嚣张倒是如出一辙,真是独孤皇室的“特产”。
不过要说道开口就能一个不高兴置人于死地,琳琅可不觉得独孤乐那是小脾气。
独孤玦好歹成人,还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过火,这几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只怕是来气了,咔嚓被他砍了头的冤死鬼也不少吧。
琳琅只觉脖子后面凉飕飕地,这脑袋可长得不大稳当。
-------------------
太后梳洗已毕,想起刚才小六子说的事情来,问身边的宫女:“刚才六公公说什么来着?又是哪个惹着了皇上被关了?”
“回太后,不是咱们延禧宫的,听说是曾经受过六公公恩惠的一个宫女,大约是带了什么谢礼来见六公公,刚巧皇上急着去御书房,半道上撞上了,于是皇上大怒,将她关起来,说回来处罚。”一个宫女将事情经过告诉太后道。
“这宫女知恩图报,倒也是个有情有义的,皇上啊……”太后怎么不知道独孤乐的性子?
一开始的时候,女王将独孤乐扣在身边养着,后来独孤乐一场大病,太后衣不解带地照顾了许久才将独孤乐救了回来,原本有些疏离的母子情迅速地变得牢不可破了。
独孤乐再不要离开太后,女王将太后赶走,他就不管不顾的大哭,直到声嘶力竭。
女王无奈,迫于朝堂上大臣们的压力,她要是再如此罔顾天伦,只怕会引来苍梧骂声一片,何况独孤玦还在边关打仗,如此对待那孤儿寡母地,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女王不再阻拦太后和独孤乐面子见面,只是不让独孤乐与太后住在一起。
独孤乐倒不嫌路远,每天早中晚三次来探望太后,还落得一个孝顺帝王的名头。
只是,女王一向看管独孤乐比较紧,虽然说最后往那些圣旨上盖章的是独孤乐,但是,下决定的却是女王,独孤乐还得陪坐,听那些枯燥无味的议论。
所以,独孤乐养成了孤僻蛮横的性子,太后也知道,时不时地在独孤乐身边就会爆发一些小规模的暴力死亡事件,那何尝不是这个小皇帝的一种宣泄?
太后一般不怎么插手,但是今天这事情,太后觉得那宫女是这个冰冷宫中难得有情义的女子,倒是起了怜惜之心,便道:“算了,皇上每日那么忙,也未必等会儿还记得这事情,传哀家的话,要那宫女以后走路做事仔细些就是了,放了她吧,哀家就不过去查看了。”
宫女领命而去,在杂物间前传了太后的话,小六子高兴的命人打开屋门,对琳琅道:“太后最是善良好说话的,你看,这么着就放了你了。”
琳琅却是失望,太后,我的婆婆耶,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好说话,好歹拉我去审一审啊,这样子,叫我怎么见得到你,完得成计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