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可真是亲爹啊(1 / 2)
农家小调炊饭香下阳村背靠着几里的大山,午下ri头斜西,给连绵不绝的大山披上了些许金辉。
从山间细流而下形戍而成的溪流潺潺不停,伴着婆姨们的说唠声集成了一曲温馨的农家小调。
村里的婆姨杵到一块就是说唠,刘氏跟那几个从村头说到村尾,从东家说到西家,又从别人家说到了自个儿家。
一边埋怨家里汉不知道疼人,一边念叨丫头小捣闹耍皮,还有那掐不断的婆媳,和干不完的家事儿,啥啥都有的说就是了。
秀娘杵在一旁听着,她手头上就两件衣裳,磨不了多少功夫就得了,完了就陪着刘氏她们唠话,瞅着有没洗完的就动手帮着揉搓两件。
几个婆姨说的欢实了才赶着回家去,瞅着这天儿也是该准备做晚晌饭了。
一进村婆姨几个就分散着走了,只有刘氏和秀娘是一的。
到了村西口,刘氏瞅着秀娘脸上没啥欢情,寻思着自个儿刚刚只顾和老姐几个说唠,把人儿给冷落下了。
“妹,才搁河坎上,你可是听我们这几个婆姨笑唠乏了,我瞅着你都没咋搭话哩?”
秀娘瞅着刘氏那有些歉意的神情,露出个笑来,“哪的话六嫂,我听着嫂们说唠长见识,挺好的,哪会乏哩。”
这话说的窝心,刘氏立马就乐了,这老话说的,老辈儿跟前做人,敢情楚戈还娶回来个灵透的,难怪楚戈护的跟啥似的。
都说什么样的眼入什么样的人儿,就这会功夫,她是越看这楚戈家的越入眼,且是对她的脾气。
刘氏胳膊一抻,揽过秀娘手上的木盆,刚下河去是人家端的盆,这茬要回村了,也不好总叫楚戈家的一个人儿出力不是。
秀娘一愣,不想这个刘氏还真够风风火火的,听到她在前头招呼这些走,她不由得笑了下,小脚快着几步跟上。
往村里走了一段,上了前面那个坡头,只见前过几家都起了炊烟。
刘氏她家是大丫给烧饭哩,而秀娘那边,刘氏先是瞧了一眼,偷笑道,“哎,要说这楚戈啊,疼人也不是这样疼的呀,瞧你下河去了,还早早回家把饭烧上了。”
秀娘笑了说,“六嫂,你可别拿我寻笑,那起灶下饭可是小香儿,楚戈先前上山去了。”
刘氏也不急着说,只是指着那烟筒,“上山了还不兴人儿回来啊,瞧瞧那股烟气大的,是煮饭烧的大火,人儿香妮才会烧个稀米汤饭,哪会是她呀。”
秀娘一脸不信,“六嫂你可是哄我呢,这做米饭稀粥的,还能从那烟气儿里瞧出来?”
刘氏哼哼了声,笑么呵道,“那就过会瞧呗,你啊,今儿寻到楚戈过活了,可就偷笑着去吧。”
听了秀娘撇了下嘴不言语,刘氏以为这女害羞,呵呵乐了几声儿就往家走去。
秀娘跟在后头,她倒是偷笑来着,可也得那直愣心里有她,那她笑起来才偷着欢呢。
才搁河边那块,刘氏跟那几个婆在念叨自家的娃,说着说着就说起了楚安小香儿。
合着这俩小的一个十岁,一个八岁了,原先她只瞅着小香儿瘦小,还以为就五六岁呢。
还有她家那位,今儿她才知道那直愣是属牛的,大楚安一轮,今年二十有二了,难怪她爹说他的xing厥哄哄的。
现在细想起来,原主只是拧不过自家老爹,才跟着楚戈到下阳村来的,对楚戈这个人压根就没咋的留心。
你瞧家里边的人事儿还赶不上一个老邻个儿知道的清!
原主原是陈家村人,离下阳村有好几天的脚程,在家是幺妹儿,上面有几个哥哥。
都说庄稼老偏向小,老幺是爹娘心头的宝,原主有二老跟几个兄长宠着,ri久了就给惯成个懒姐儿了。
村里人知道的都莫有上门提亲来,眼瞅着这水灵的大姑娘可就奔着双十了,且把那老俩口给急的半宿半宿睡不着觉。
可后头是有天,陈老爹带回来个俊小伙儿,说是拜师手艺来的。
原主的老爹是里来的好猎手,摸山猎野物全凭的是一身的本事,要不咋能养活了这一大家的人。
陈老爹小时就肯吃苦,又有耐心熟门,寻着的自是比别人的好些,陈老爹常抓的是活物,好多留些天赶到富余的镇卖去
那时有个农娃挑着柴火赶镇,卖给那些烧菜馆换些个钱,隔差五过来,他总是能碰上陈老爹。
陈老爹每次带着野物来,就有好些厨凑上去,拿着钱赶着挑买,都不用他扯着嗓吆喝,瞅着特惹眼。
农娃有回就留了心,卖完柴禾就在大街上等着陈老爹,见他得空了,在镇里寻办东西时就上前请好,直言说是要和他手艺,养活家里的弟妹。
陈老爹当时就让他这股直愣劲儿给逗乐了,打量了一个来回,就让他回家交待一声,随着他到了陈家村。
这个农娃,就是楚戈。
陈老爹带着楚戈那么些ri,包吃包住,还包管教活的,待人没得说。
而楚戈犟着股劲,也可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