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说服(7 / 7)
二郎倒又不同。
崔七娘察言观色,又补充道:“二郎说他那个侄儿是个聪明人,心气也高……兴许太高了点……”
嘉敏咳了一声,笑道:“这事我知道,他是回了怀朔镇,想靠弓马出头,七姐姐可以回去与姐夫说,不必担心。”
“是这样啊。”崔七娘也微笑了。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嘉敏在说到“他”的时候,眼眸里像是有什么转过去,转瞬即逝,她看得并不十分分明,但是那之后,她再与她说什么,她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心不在焉。
二郎的这个侄儿,还真是个奇人呢,虽然四郎每每提起他,都一肚子火,口称“小贼”,但是二郎说,这是个迟早会出头的人。
迟早……但是战场上,刀枪无眼。
帐门猛地被掀开,扑进来夜风烈烈,连着一身的血气,孙腾的脸黑得不能看:“兄弟!”他进门就叫了一声。
灯火边上的年轻人抬起头来,目光如寒星一般凛冽。
“让你说中了!”孙腾大刀金马坐在年轻人对面,“没有,一粒粮都没有!”毡帽狠狠砸在地上,“一粒粮都没有,还听到里面有人唱曲儿——可笑,那些娇滴滴的小娘皮,大概也是没吃饱,随时要断气,真他妈晦气!”
年轻人的瞳孔剧烈收缩了一下,灯火在瞳仁里跳起来。
将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怎么办?”孙腾道。
年轻人握刀的手收紧:“杀了他。”
“什么?”孙腾怀疑自个儿幻听了。
这是他兄弟说出来的话吗?这几个月,一直劝大伙儿再等等、再忍忍的人,忽然就冒出了这么一句。杀了他……说的容易,那可是刺史!朔州一地的最高长官,且不说那里里外外的防护,杀了他,那是造反!
如今他们是官军,一旦杀了他,他们就是贼!
到时候朝廷一定会派出大军来剿灭他们。到时候这头是朝廷,那头是柔然……难道他们要投奔柔然?
“杀了他。”年轻人平静地重复,“没有粮,明天冲上去也是个死,咱们这里都饿着肚子,柔然人可不是,人家吃饱了喝足了……不能让儿郎们白白去送死。左右是个死,即便是死,也要让儿郎们吃顿饱饭。”
“为吃顿饭而死,想必比被柔然人杀死来得甘心。”年轻人笑了一下,牙齿在火光里一亮,森森,白得耀眼。
他并不想走这一步。一直以来,他都想凭着手中弓马杀贼,博取军功,一步一步上去,从偏将军,到扫寇将军,到威烈、宁远将军,再到镇远,骁骑将军,到龙骧、骠骑将军……再到大将军。
但是到昨天,他就已经知道不可能了。孙腾还抱着最后的希望,要去求一次,他知道必然是无功而返,这条路走不通,已经是绝路了,明天就是他的死期。
他还不想死。
他不想死,所以必须有人死。
三娘会明白的,周城默默地想,即便他因此,永不能再光明正大行走于世,不能再返回洛阳,甚至有朝一日,会被她父兄的手下杀死于疆场……她会明白的。有时候人没有选择,有时候人可以走的路,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
三娘听说过的未来,她告诉过他的那个无比光辉灿烂的未来,也许根本就只是贺兰氏的一个谎言。他,一个刑徒的后代,边境军镇上浪荡长大的野孩子,怎么可能有一日,晋身大将军?
那样的人物,想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要几千几百年才能出一个,怎么会是他?
他还说过……让她等他,等他配得起她。这时候想起来,像一个过于虚幻的笑话,虚幻得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不曾出他之口,不曾入她之耳,不曾在这天地间飘荡过,不曾落地,响如金石。
然而——
然而那支簪子,那支最初她给他的金簪,就握在手心里,压出深的痕。它证明这一切真实发生过。如果他死了,如果他明天死在攻打刺史府的路上,如果有人捡到这支簪子,不知道会不会帮他交给她。
这支簪子上,有他刻的字,他不知道她的闺名,刻的就只是她的爵号,叫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