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出城(下)(2 / 2)
这句话信息量好大。
既不是南平王的人,却听南平王世子使唤,在兰陵公主的庄子上练兵。兰陵公主能看到朝廷邸报……也就罢了,却在邸报上寻找这么个名不经传的人物,如今还有所转赠……这是私相授受么!
再细看兰陵公主递来的物事,是只金镯子,成色上佳,足足有半斤之重。心里又是咯噔一响:从前看兰陵公主也是个清雅人物,素日喜戴之物不是玉就是珍珠,如何进有这等滥俗之物,不怕重?
嘉敏也意识到这句话漏洞太大,只能勉强补救道:“他在中州救过我……”
李十一郎:……
能有救过兰陵公主这等际遇,南平王父子不该有所报答么,在京营、在羽林卫,乃至于在青州或者别的地方安插一个低级军官,能有什么难度,如何千里迢迢,却去了动荡不安的朔……云州?
不过李十一郎兄妹得嘉敏数次搭救,自不好犯颜直问,只得含蓄说道:“边镇苦寒,难为小周郎君肯为国守边……”
嘉敏含混道:“他是朔州人……大概是,比较热爱自己的家乡。”
李十一郎:……
李十一郎决定假装没有听见。
“……如今朔州连番战事,官兵折损极大,小周郎君诚然骑射精绝……”但是战场上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有人骑射一塌糊涂,偏生能一仗到底,毫发无损;有人武艺精湛,却死得稀里糊涂。
嘉敏却笑道:“哪里这么容易死。”何况这货多半是已经从贼。
李十一郎:……
他发现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他这位前任未婚妻了。从前见她数次,还曾经感慨到底是将门虎女,纵领不得兵,当不得将,却不同于一般小娘子的无知--然而能说出这等话,看来还是所知甚少。
李十一郎硬着头皮道:“那公主如何知他如今处境艰难?”
嘉敏沉默了片刻,结结巴巴道:“兵荒马乱,要养家糊口……自然艰难。”
李十一郎:……
忽听竹苓一声惊呼:“小周郎君成家了么?”--她听半夏与曲莲打趣,还以为姑娘有意把半夏许给这位周郎君。
李十一郎:……
连兰陵公主的贴身婢子,也知道这位小周郎君么?
嘉敏犹豫着张张嘴,又合上,最后还是点点头,说道:“想来……应该是……有什么不对吗?”
你的态度不对,李十一郎心道。公主一向稳重,就连南平王世子婚礼上变故猝发--他虽然不在现场,也听母亲、姊妹称道过大家风范--都能侃侃而言,如何这会儿,却结结巴巴,胡说八道起来。
倒有几分可爱--兰陵公主容色原不及姐妹,要说端方,固然合适做宗妇注目,却未免乏了可爱。
竹苓低眉顺眼道:“难得姑娘惦记他。”
嘉敏:……
“多嘴!”嘉敏喝了一声。她也知道这其实不太合理。那人何须她惦记。她与其惦记他,不如惦记眼下战事,惦记王妃会把她许给谁,以及萧南什么时候能够停止他的小动作。那人、那人自然是不会死的。
乱臣贼子,哪里这么容易死。
许是近日变故频发,乱世渐成气候,让她不安,这种不安让她屡屡梦到前世,而她的前世,怎么梦,都绕不过这个人。一时是他说过的那些,一时是她经历的那些,血与火,生与死,骄傲与妥协。
周城倒不是乱势的源头,他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很早就投奔了她的父亲,襄助南平王收拾了云朔乱兵。
至于后来……后来因势成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到萧南北上,再到李十一郎北上,方才想起,照前世推算,他这时候是已经成了亲,得了长子,在几方势力之间奔走,或者是被猜忌,或者是被冷落,生计艰难。他后来是怎么翻的身……他却没有与她说过。
雪中送炭,总不负他们相识一场,不负他为她放弃到手的机会,不负他为她杀人。
以她看来,李十一郎此去,两人碰到的机会应该是相当大--嘉敏有时又疑心自己是一早就想到这个,不然,何至于戴了这么笨重的金器出门?
有些事,原就禁不起细想。
她也不愿意细想,只说道:“……如果郎君遇见他,就说是我贺他新婚。”
“公主有心。”李十一郎赞道。他虽然只匆匆见了周城一面,也是很惊叹于他的能耐,南平王或者南平王世子的意思,要笼络这样的人才,并不足以为奇--便是兰陵公主慧眼识英雄,也是不稀奇的。
嘉敏点点头,这篇揭过。
忽听得外头车夫说道:“公主,有人朝这边来了。”
竹苓闻言,掀起窗帘一看,不由惊呼:“姑娘,来了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