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家信(2 / 2)
“王爷要回信么?”幕僚见南平王眉目里大有忧色,又问。素来南平王公文都是他处理,私信都是自个儿写的。南平王文字才能有限,下笔艰难,偏又不肯假他人之笔。幕僚心里也不是没有腹诽过。
南平王虚应了一声。
“我给王爷磨墨?”幕僚道。
南平王略点了点头。墨色在清水里化开来。南平王提了笔。一封给昭诩,一封给王妃。
素来他给昭诩写信最多,老子教儿子,也没什么客气可讲,也不须讲究文字;给王妃就要斟酌一下。给昭诩交代的无非守好洛阳,稳住局势,随机应变;给王妃则隐晦问起宫里以及皇子的情况。
要收笔时候忽又想起,王妃常日在宫里,昭诩又忙于局势,府中男丁就只剩了三郎……见鬼,三郎这会儿该会走路了吧。本该是谢云然主持家事,但是记得前儿昭诩曾来信,提到谢云然有喜。
这掐指算去,岂不是三儿在管事?
于是推纸写第三封,交代局势不稳,叫嘉敏和嘉言少出门,多备粮草,免得万一有事措手不及。又将府中攻守据点详细写来,竟写了满满一张纸,写到末尾,心里一突,想到,这要真万一有变……
于是提笔又道:
“……李家遭厄,也在为父意料之外,不怪你母亲。如今局势动荡,如万一城中有变,汝兄不及回家,可往宋王府上求助。前日宋王向为父提亲,以为父看来,此子甚佳,如三儿心无他念,为父……”
他原是想写“打算应下”,想到嘉敏性情——他这些年东奔西跑,在洛阳都没呆上几日,就更别说平城了。除去昭诩,嘉言、嘉敏都不在身边。嘉言好说,她有亲娘看着呢,嘉敏却是……摸不透。
从来做父亲的,如何去体谅小女儿心事?浣初走得早,浣云又一向糊涂,阿袖都教成这样了,对比嘉言一看,南平王心里不是不后悔的。这会儿思来想去,抹了好几次,方才小心翼翼写道“想来亦可”。
话虽然这么写,其实南平王倒不觉得嘉敏心里能有别的人。他虽然不懂曾经沧海难为水之类文绉绉的句子,却也知道,如萧南这样出色的男子,原本就万里无一,如果只是泛泛见过也就罢了,偏偏——
西山兵变,外人看得云遮雾掩,他岂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当时如果没有三儿当机立断,以他的名义发号施令,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于瑾行刺,如果没有萧南在,三儿必不能幸免;以及,萧南当时伤势之重,几乎殒命……别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
三儿后来让传出话去,一句布局擒贼,就像自始至终都在计划之中一般——然而他知道不是的。
这样生死相托,生死相依,别说三儿,他都要动心了。
所以春日里接到王妃的信,说三儿应了李家求娶,要说吃惊——他比萧南更吃惊。
他想不明白三儿在想些什么,但是这等情形之下,萧南应该可以信任和托付的。南平王落下最后一笔,微叹了口气,交给幕僚道:“八百里加急。”
幕僚应声出门去,片刻,忽又折转回来,说道:“王爷,外头有人闹事。”
南平王:……
这是军营诶,有人闹事,不会一板子打出去?
“什么人?”
“说是……”幕僚觑着南平王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姓周。”
南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