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打赌(2 / 2)
,又怕投得不对。
他这个王叔不着调。当初定州刺史也是他爹活动得来,他倒好,上任就收钱。定州民风剽悍,差点没被打死。之后回了洛阳,倒是老实了几年。但是对儿女却还有几分真心实意的疼爱,对他也是。
不然穆家也不至于拿冯翊的婚事要挟了。
但是眼下时局之乱,可谓旷古未有。济北王手头消息繁杂,一时也理不出头绪,到底谁会胜出,谁能坐稳皇位——总之不会是元明修。
他想了想,问:“以阿叔看来,如果安将军猝死,十九郎还值不值得押?”
宜阳王:……
“安将军怎么会猝死?”
济北王笑了。他这个阿叔,经商是一把好手,所以累积起金山银海,但说到政治上的眼光,那真叫一个糊涂。南朝送元明修回来,当然不会安什么好心,在进洛阳之前,双方还能精诚合作。到如今——
元明修已经登基称帝了。从正光七年到孝昌元年,如今是永安元年。
南朝固然没安好心,但要说吴主想立一个傀儡皇帝,遥控北朝,那也不至于。以吴主的胆气与眼光,顶多是想扶持元明修偏安一隅,分裂燕朝,坐山观虎斗,待斗到两败俱伤,或者多败俱伤,他再来捡个便宜。
——就和从前晋室八王之乱一般。
然而这世上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又谁想得到安溪那支东拼西凑起来的军队能一路杀进洛阳!
所以到这会儿,是大伙儿一齐傻眼:洛阳城里有多少亲贵来不及站队,多少宗室扶不出自己的人,就连始作俑者吴国皇帝也来不及支援远在洛阳的北伐军。
元明修既然已经入主洛阳,在南平王回师之前,暂时没有人能够取代他。他这里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与安溪精诚合作,安抚百官,保住洛阳,再徐徐图谋以天子之命号令四方——如今洛阳并不安稳。
但是那不可能!
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天生的。双方都在趁乱扩充自己的实力,以压倒对方。何况以元明修的激进,若非从前安溪兵强马壮,又一路隐忍,早就一拍两散了。能撑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双方的运气。
所以元明修必然会选第二条路,就是试图行使一国天子的权力,安置百官,摆脱掣肘——多少蠢货都这么做。
如果不是外头还有个南平王,恐怕公开决裂都有可能。
如果元明修能够笼住南平王,安溪死期就在眼前——想必这时候元明修已经在懊恼之前打出的“为天子复仇”的旗号。没有这个旗号,他起兵就名不正言不顺,到不了洛阳城外,但是打出这个旗号——
意味着他必须对先帝之死负责。
谁杀了先帝,洛阳城中亲贵岂有不知,南平王妃和南平王世子帮凶的罪名是跑不掉的。如今都传南平王世子死于内卫之手,元明修倒也似模似样安葬了他,称之为“殉国”——但那不是真的。
真相是,南平王世子在混战中不知所踪。
元明修找了身形相似的尸体,毁去脸面,再找人来认。然而南平王世子身为羽林卫统领,又不是深居简出的小娘子,见过的人何其之多,元明修费了不少功夫才成功指鹿为马——传出来都是笑话。
元明修也都顾不得了。他是不得不如此。如果南平王世子尚在,游散于京城的羽林郎哪个会理他,他如今收葬了南平王世子,再拿南平王世子之死做幌子,招揽羽林卫——对南平王也是个交代。
然而如果说南平王世子还能一“死”了之,南平王妃就难办了:南平王妃带了他家三郎出城。在儿子和元明修之间,南平王会扶立哪位,这简直就是个不用问的事。估计元明修每晚想到这个都无法入眠。
所以安溪算是保住一条命。
而拿下南平王府,手里攒上几个人质,对于元明修来说,几乎是当务之急——然而南平王府又久攻不下。
简直连他都为他着急。
元明修一心想要掌控洛阳,安溪又怎么会束手就擒,他接到萧南送过来的消息时候就忍不住笑了:这人找上萧南,岂非与虎谋皮?
“不如这样,”济北王笑道,“我与阿叔打个赌,如果安将军死于半月之内,阿姐这门亲事就算了吧。”
安溪想借萧南登堂入室,萧南想要安溪麾下兵马——他赌萧南能赢。
阿姐与穆郎好,他不是不知道。从前世道安稳——起码洛阳是安稳的,倒能由着她性子来,然而乱世既至,穆家态度暧昧,就该重新打算——怎么说,阿姐如今也是冯翊长公主,这个公主头衔,不能贱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