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从简(1 / 2)
同样一句话,落在不同的人耳朵里,解读出不同的意思。从李十二娘到元明修,无不恍然想道:果然如此。
嘉欣是彻底呆成了木桩子。不对,她早该想到三娘和宋王不清不楚才对,之前昭诩成亲时候,宋王处理完贼人回来报与王妃,三娘一开口他就知道是谁——当时五娘还问“那个宋王,三姐姐从前见过么”。
一时间颇有些心塞——如果三娘早与她说明,她又如何会疑心她与郑郎。无他,不过是她以为郑郎容色难得,又几次撞破他与三娘私会,方有这等想法,如果早知道宋王——自然不会起这等心思。
就不会之后受这么多折辱了。
这一众人中,无疑嘉敏反应最快,当时就低眉道:“殿下、殿下还记着呢。”
心里其实是糊涂的。
她可没萧南这样的记性,说过的话,如烙下的印,过去几年都清清楚楚。她只能据理推测,萧南这句话,听来像是在她父亲面前承认与她有情——这不可能!在她父亲面前,萧南绝不会说这样轻佻露骨的话。
他一向知礼……一向都比她更知礼。
但是既然提到中州,想必不会无的放矢。当时从洛阳一路逃亡,他什么时候、可能对什么人无中生有地承认这桩情事?嘉敏在沉默的片刻间迅速理出头绪来:于谨。只能是于谨。他当时哄于谨说他们私奔……
“三娘在这里,我在这里,子玉兄还问我为什么。”
这句话突兀地跳出来,是在暮云四起的秋风里。她当时被于谨掐得有出气没进气,何其狼狈。就和之前她可以弃萧南于不顾,独自离去一样,萧南其实也大可以不现身,就没有后来几乎丧命的惊险了。
但是她没有,他也没有。
时过境迁。
有时候人不觉得,不会知道过去了多久,但是瞬间记忆有多回来。纵然她后来明白,萧南会出现在于樱雪绑架她的时候不是意外,但是于谨的出现是个意外——她知道。她也知道这时候萧南旧事重提的意思。
他们可以合作骗过于谨,一次,两次,为什么不能故伎重施,再骗元明修?或者是“你当时信我,如今可以再信一次”。
何况她也没有别的选择。
嘉敏虽然低眉,但是萧南曾与她朝夕相处过不短的时日,如何看不出她从茫然到恍然,便换了叹息的声音——叹息如一朵花开:“如何能不记得。”
这就更坐实了从前的风言风语。李十二娘心里颇不是滋味——虽然已经是知道兰陵公主和自家的亲事不成了,还是觉得堂兄有点冤。
元明修则笑道:“三娘从前瞒得我好苦。”
嘉敏:……
元明修别的也就罢了,这脸皮实在天下无敌。不知情的人听了,还当他在她手上吃过多少亏呢。
却整了整思路,说道:“虽是如此,还有一事要求陛下?”
“世子妃么,”元明修笑嘻嘻道,“三娘只管放心出阁,有我呢——哪里能亏待十四嫂呢。”
嘉敏心里“呸”了一声,面上只淡淡地道:“我和宋王的……婚事,还请陛下一切从简。”
“那怎么成!”元明修叫道,“虽然王叔和十四兄俱不在京中,那也不能让三娘受这个委屈——三娘可是我大燕朝的公主!”
嘉敏:……
嘉敏也知道元明修是想把她的婚事做大,做到众所皆知,没准还盼着传到她父亲耳中,想她在洛阳城陷,被萧南强娶——她爹还不气死。
嘉敏抬头来,看住元明修,慢吞吞地道:“十九兄,先帝在天上看着呢。”——从公布日期到这会儿,皇帝死了未满百日,你非要我与萧南成亲也就罢了,这国丧未满,你好意思说要为先帝报仇么?
元明修:……
他这个堂妹确实擅长抓人把柄。
不过无论如何,三方算是勉强谈妥。元明修原要留嘉敏在宫中,连出阁也从宫中走,嘉敏声称要回府与嫂子商议婚事。元明修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横竖谢氏的药在他手里,不怕她打别的主意。
又让李十二娘陪嘉敏回府——实则让李十二娘送药过去。
嘉欣奇道:“陛下可偏心——怎么不让我陪三娘回去?”
元明修心道这丫头也是胆大,之前三娘没有剐了她,已经是看在血脉相亲的份上,不欲多事。如今三娘已经与他谈妥条件,十九娘当然是个不要紧了,她还跟着她回府,十有**会死得很难看。
他起初留嘉欣在宫里,不过一时新鲜,这月余下来,倒也生了几分情意。这丫头傻归傻,对他也算是真心了。
一时笑道:“十九娘不还要陪朕么?”
嘉敏:……
她是没见过她二叔,也忍不住庆幸他过世得早,也没葬在洛阳,不然真真能从棺材里跳出来——但也未必。元钊是那个样子,如今嘉欣又这样,保不定是家学渊源。难怪从前父亲不与他家往来。
嘉敏这头想着,李十二娘已经起身,送嘉敏出宫。
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