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决战(1 / 2)
一整晚都睡得不好,总在做梦,梦见四娘跟着父亲来边关看他,那时候她小,黑黑瘦瘦的,也辨不出雌雄。
他教她使枪,枪重,压得手都抬不起来。
后来她还是喜欢使枪。
但是后来就见得少了。他常年在边关,回洛阳少。妹子长大之后,也不能再随意出门,最多就跟着母亲、婶婶走走亲戚,或者去寺庙里礼佛上香。不知道为什么,那年进宫给太后贺寿会轮到她。
等闲是不会轮到她的,祖母嫌她粗笨,不爱带她。偏那年就带她进了宫。
不知怎的被天子看中。如果没有,正光五年也该及笄,父亲在亲友故旧里给她找个门当户对的郎君,这辈子也过得下去。
但是突然——就戛然而止了。
她没有了后来,整个家族都被她扯了个趔趄。当时那种大厦将倾的惶恐,他至今仍然记得。
谶,凶谶。他陆家是将门,当然也讲究,谁不指望出征时候有个好兆头,但是没有,也是认的。天子既然是已经金书玉册立了她为皇后,却为什么还为了这么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要致她于死地?
天子,却原来是天子。
上位者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李十一郎……”袖娘怯怯地说,“陆郎还记得李家吗?”
当然记得。
李家清贵,尤在他陆家之上,然后呢?一朝灭门。都说那血流得,整条街都是腥气。原本以李家的门第,便是赐死,也该是鸩酒白绫。连这点体面都没给。父亲竟与他说:“幸好四郎当年决断得快。”
快,也送了大半个家底出去,求了无数的人。李家不过得罪一个郑三,当初四娘是把太后天子南平王全都得罪死了。
然而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要立她为皇后的是太后天子,她有什么选择;出事的是礼服,她能有什么办法;横竖都是被命运推着走的人——
世人都希望得到上位者的赏识,换取荣华富贵,但是在那些飞来横祸面前,李家的门第,于家的权势,他陆家世代的忠诚,如今想来,都是笑话。
你永远揣摩不到上位者的心思,不知道怎样做才对,也永远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犯下的错误,要用家族和人命去填。
相州这场大战,赢了,天下俯首,元明修坐稳皇位,然后呢?然后收拾河山,州县也好,边关也罢,都是他的。收天下权柄,再不容人坐大。到那个时候,他这里趁乱得到的人马、兵甲还保得住吗?
不堪细想。
那如果、如果——让他输了呢?元明修已经输了广阿之战,再输了这场,势必输掉天下对他的信心。周城拥立了南平王世子,自然是要进京。南平王世子要想坐稳皇位,又须得重新来过,从洛阳到州府,收拢人心。
区别就在这个时间差。
他在这个时候想起贺兰初袖说的那些话,关中,他手里有青州,再得了关中,就有了战略纵深,如果能拿下蜀中,那是帝王之资,拿不下蜀中,也有了议价的本钱。秦皇自关中起兵,而后得天下。
他心里在君和臣之间徘徊,一时想那万万人之上,再不须惶恐被人一句话赐死;一时又想他陆家世代忠良,四娘无辜惨死;一时又想道他这里要是退兵,他一家老小都还在洛阳,岂不任人屠戮?
他举棋不定,而长夜渐渐到了尽头。
永兴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元钊亲率三千轻骑夜袭邺城,不克而走。
二十八日,周城以李十一郎守邺城,亲自率军渡漳水而至韩陵,背山布阵,堵塞退路,与元钊决战。
周城以周四为左军,嘉言所部为右军,自己亲率中军出击。初战不利,元钊趁机猛攻,嘉言领五百骑脱离军阵,与元钊前锋交手,元钊早听闻周军中有一支疤面军悍勇非常,这时候杀到眼前来。
混战中嘉言的面具被打掉。当时人头攒攒,元钊远远看见那将士身着金甲,满面血污,然而俊眉修目,恍惚竟有南平王的影子。
登时魂飞魄散,不住想道:王叔不是已经没了么?他原本笃定的事实,在漫山遍野的打杀呼号声中忽然变得模糊起来。那是黄昏之后了,遍地暮色,鬼影幢幢,他杀的那个人,到底是不是南平王?
到底是不是南平王的鬼魂来找他索命了?
“王……王叔饶命!”他心中有鬼,登时就乱了章法,又听得背后有人大呼:“敌袭、敌袭!”
原本被压制的中军精神一振,重又威猛起来。左军中亦有人率精兵横穿侧击,正三面受敌,忽地侧翼一乱,陆扬所部竟然撤了。
朝廷军登时乱了阵脚。
公主府。
温姨娘抱着儿子一直在念佛。她自离开洛阳,过了好些颠沛流离的日子,一直到被芈娘子送到三娘这里,方才又像是回到了从前,有人服侍,有软和的衣裳,丰富的食物,不必怕睡一觉起来就没了家。
所有人都出去了。
他们说,周将军是以三万人与元钊二十万大军决战,所以几乎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