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公道(2 / 2)
进去可惜。”
“三万?”李十一郎冷笑。
周城知道哄不住他,算给他听:“……万余人总有。何况散兵游勇,慕容泰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谷城虽然是块飞地,长远来看,保住了也不是没有好处。”李十一郎“呸”了一声:“我不知道有好处?”
周城又道:“不从晋阳出兵,就只调阿韶和阿乐的人。这边让司马出兵补替阿韶的位置。”
“粮草呢?”李十一郎继续冷笑。筹措粮草不易。谢冉肯定把粮草丢光了。他们自己都没得吃,就别想分出来给援兵了,非自带口粮不可。又说道,“这当口,你确信南边不会闻风而动?”
“没那么快。”周城道,“这逆转来得太快,连你我都没有预料到,何况南边——粮草只能就地筹措。”
他不打算打持久战。
李十一郎却摇头道:“那可不一定。”摊开地图,给他点了几个位置:“吴主在这里有布兵,大将军又不是不知道。原本是客场作战,没占到便宜也就罢了,别让南边顺势跟进,从自己身上咬块肉去。”
周城默然片刻,方才说道:“谢侍中这个人,李兄该比我清楚。”
李十一郎想想谢冉那个名士派头,一阵牙疼。然而他也知道,那等傲气的人,多半是宁肯战死,也不会投降。
周城又说道:“还有我四叔。”周宏怎么会陪谢冉陷在那里,他也想不明白。
李十一郎也知道周宏是个问题,放任周宏折在那里,恐怕令中州势力寒心。却又说道:“武城县侯勇武,无人可挡。他要想脱身,单骑便可。”
周城道:“就怕我四叔舍不得部曲。”练出他四叔那支部曲来,不是个容易的事。
李十一郎却狐疑:“大将军这里说得头头是道,不会其实就是公主求你了吧?”先头昭诩执意用谢冉出兵,周城气得要命。后来不知怎的,却又大方借了段韶和周宏过去,李十一郎问他缘故,他只支吾不说,他便猜是兰陵的枕边风起了作用。
周城气恼道:“哪里有这种事!”
李十一郎道:“又不是没有过!”
周城:……
“我知道大将军与公主好,”李十一郎语重心长道,“但是大将军要想明白,在陛下与大将军之间,公主——”
“这次真不是因为她。”周城叹了口气,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他这个好兄弟心里,他就是个色令智昏,“李兄也知道,战场上多少有预料不到。谢侍中是大意了,但是如果我受困围城,我也希望会有人来救我。”
所谓“同袍之谊”,大致如此。必须让渡一部分信任出去:信任背后的人,不会捅他一刀;信任身旁的人,会在危急时候为他挡枪;信任侧翼的将领,会为他扛住压力。信任在死生之间,每个人都不是孤立无援。
李十一郎沉吟了半晌,没有吱声。周城又道:“从前,我和三娘初遇的时候,三娘问过我一句话。”
李十一郎:……
还说不是因为她!
“她问我,相信这世上有公道吗?”
李十一郎心道这小子和兰陵初遇,兰陵也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养在深闺,不晓世事,要不怎么问得出这种话——活像这世上的公道与不公道,当初那个一无所有的小子能有置喙的余地似的。
却心里一动:还是说,兰陵当真有这等眼力,早在当时,就看出这小子日后出息?
因问:“将军怎么回答?”
“我说,我不知道有没有,但是我希望有。”
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他不是李十一郎这等出身,他自小就知道,人和人不一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世界,是没有什么公道可说的。同样是命,谢冉的命是命,周宏的命是命,那些将士的命就不是命。
李十一郎心里震惊。这原不该是一个打小没读过几句正经书的边镇小子能说出来的话。就是天子脚下,自小胸怀大志的公卿,也未必说得出这句话——难怪兰陵对他另眼相看。
“我不是为了谢侍中。我是为了那些将士。他们不是他谢家部曲,是我燕朝儿郎,是你我同袍。谢侍中指挥不当,是谢侍中的过错,谢侍中当回朝领罪,而对于这些把性命托付与将军的将士来说,如果能救而不救,那是你我欠他们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