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来信(2 / 2)
她们往观音塔走。
经过了大雄宝殿,穿过了中院就到了观音殿。
此时寺院的的主持已经带领着众僧在诵经,一排僧人宝相庄严的坐在前面,整齐的诵经声伴着木鱼醇厚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空灵圣神。
陆陆续续进来的信众都默默的在大殿里摆放的蒲团上坐下,也跟着一起诵经。阮芷娘也在最近的一个蒲团上跪下,在香雾中闭目诵经,用最虔诚的心灵祈祷。
李玉儿看着大殿中央慈悲的观音像,鼻尖的檀香味和耳边的经文声把她的思绪带的格外悠远,像是看到了前世处于忙碌的自己,像是看见了这世幼时处于苦难和迷茫中的自己,这一切似乎都已经远离她了。
李玉儿很自然的诵起了她所记得的心经,声音汇进了大殿众多声音之中,她也像被人一样虔诚许愿:“愿芷娘和朱叔叔都心想事成;平安喜乐,愿她父亲、大伯大娘、三叔、三婶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愿世间又有爱她的和她爱的都健康长寿,完事顺意。”
如果神佛真的有灵,就护佑这些人吧。祈祷之后,李玉儿睁开了眼,此时诵经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讲经。
李玉儿了解心经的意思,大师将的也很简单,但她听了之后又有不一样的体会。虽然她做不到五蕴皆空,但心灵也像是被净化过一样,少了很多繁芜的心思。
法会过后,阮芷娘又捐了一笔香油钱。邹大娘更是把她所有的钱都捐了出去,对着功德箱双手合十喃喃自语道:“一定要保佑小姐得个大胖小子,如果得了孩子一定再捐十倍的香油钱。”
观音法会完了之后,李玉儿她们又跟着小沙弥在寺庙里逛了一圈,参拜了各个殿堂的菩萨。
吃了素斋、拜了菩萨、又看了外面一些杂耍,李玉儿她们才意犹未尽的下山了。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如果自己靠着两条腿走路,不一定能在天黑之前赶下山,天黑之后路上肯定不安全,李玉儿她们就都坐着牛车回去了。
一回到家,李玉儿就看到门外停了一匹马,旁边站了一个小厮。程礼见了,立马让方石把人领到跟前询问。
那小厮对着程礼、阮芷娘和李玉儿行了一礼,就自报家门,原来是朱万斛手下的人。
“京城来信了,主人让我们赶紧给你送过来。”那小厮恭恭敬敬的递过一封信,行走之间完全没有站了一下午的疲惫。
程礼接信的动作有几分急切,但他并没有忙着打开信封,而是对那个小厮道:“劳你在外站了这么久,现在就先进屋吃个便饭,在歇息歇息吧。”
“奴才还要回去复命,恕不能多待。”那小厮向程礼告罪道。
程礼知道朱万斛为人虽然和气,但御下也极严,再三感谢后,还是让他回去了。
进门之后,程礼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封。
“是老师的信吗?”阮芷娘问道。
程礼点头道:“是,我前段时间送了信给老师,算着时间回信是该到了。”
“这信上应该有科举的消息吧?老师在京城肯定知道。”阮芷娘忧虑道:“往年这个时候学政早就在召集各处的学子聚往府城了,今年道现在还没有消息。”
程礼看着信纸,开始还笑容满面,渐渐的就变成了失望,最后只剩下担忧了。
“夫君,怎么了?老师在信上说了什么?”阮芷娘急切的问道。
程礼看完之后,又看了一遍才道:“颖河决堤了,朝廷现在忙着救灾,也没有余力举办科举了。”
“决堤了?颖东地区没事吧?”一听说了这个大事,阮芷娘也顾不得担心科举了。
“这次颍河附近连月大雨,司天监早有预警,朝廷一边派人修河堤一边存粮准备救灾。”程礼停了一下,语含期待道:“据说在决堤之前,已经把当地百姓迁走了,应该没有大碍吧。”
阮芷娘也叹息道:“希望人没事吧,不管怎样田地都毁了。”
当天夜里,阮芷娘又算了一下家里和铺子里的银子,想着如果朱万斛再去颖东帮忙救灾,她也要尽力帮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