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得偿所愿(2 / 4)
比赵训拿来的要精美许多,内中画技多用工笔,极尽描摹,连周围山水房舍种种布置,亦不疏漏。此外每一幅画上还格外题诗一首,妙不可言,乃是当下京城中最流行的避火图。
这是前不久孙胜送来的,说是大伙儿的一点心意。赵瑾之收到之后,连着三日给这群人加练,让他们叫苦不迭,这才放过。不过册子倒是留下来了。
赵瑾之躺在床上,随手翻了几页,那画面中的人物忽然模糊起来,然后逐渐变成了他自己和清薇的模样……她的眼波,她的身段,她的低眉和浅笑……
每一个场景赵瑾之都十分熟悉,因为它们曾无数次出现在自己的梦中。而每次醒来则必然伴随着身体的反应。
但这毕竟不是做梦,所以赵瑾之仅仅闭目片刻,便坐了起来。
明日就是婚期,但他却越发的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简直一分一秒都是煎熬。恨不能推着时间往前跑,下一天赶快到来。
有一瞬间,赵瑾之甚至想过,不如趁夜摸到清薇那边去,哪怕只是躲在外头偷看她两眼也好。但最后想到如今那宅子里的人不少,还是按捺住了。
只是这一晚自然不可能再睡着,在床上辗转了数次之后,赵瑾之索性爬起来,到院子里打拳去了。
等将浑身没处使的劲儿都耗光,沐浴更衣过后,东方已然微微发白。
一夜未睡的赵将军精神抖擞,开始去做迎亲前的最后准备。
……
相较而言,清薇要做的准备更多,天未明她就被叫起来,沐浴之后,便是漫长的梳妆过程。
直到这时候,清薇心里才陡然生出几分未来不可捉摸的惶恐来。
整个过程中,她的思绪都不在眼前,机械的任由周围的人摆弄,脑子里的念头却乱纷纷的。一时想,自己总算成亲,也是了却一件人生大事。一时又想,赵家与外头不同,往后的生活想来也会有极大变化。一时则不免回忆当初在宫中时曾经憧憬过的种种……
等她回神时,已是喜乐阵阵,张灯结彩。
迎亲的队伍来了。
当下的风俗,新娘子的脚不能踩娘家的地,要由嫡亲的兄弟背上花轿。清薇没有兄弟,是赵瑾之自己进新房将她背出来的。
当时清薇才刚刚换好衣裳,赵瑾之进了门,朝周围团团一拱手,楚夫人便道,“哎呀,这可怎么好?新娘子的鞋子还没穿好呢!”
说着将手里的鞋子递给赵瑾之看。
赵瑾之也不含糊,立刻伸手接过,,走过来亲手替清薇穿上。
清薇一抬头,便见楚夫人站在旁边朝自己眨眼睛。想到昨夜她说自己在家里也是由丈夫伺候穿衣穿鞋,再低头去看赵瑾之,不由抿唇一笑。这一点小心思微不足道,但赵瑾之的姿态,明显让楚夫人十分满意。
穿好鞋子,赵瑾之站起身,朝清薇伸出手,低声道,“娘子,跟我回家了。”
清薇将手放在他的手心里,赵瑾之轻轻捏了捏,这才背过身,让清薇伏在自己背上,背着她出了门。楚夫人跟上来,将喜帕给清薇搭在头上。于是清薇的视线里,就只剩下了赵瑾之宽厚的肩背。
这是她的丈夫,将与她携手度过一生的人。
他的步子并不快,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呼吸平缓,心跳有力,背着清薇慢慢往外走。在他们身后,锣鼓喧天,喜乐阵阵,人群中满是欢声笑语,那是所有人给予他们的祝福。
将清薇背到轿门前,赵瑾之,小心的把人放下,又转头安抚了几句,这才放下轿帘,上马领着队伍出发。
如清薇事先所料,婚礼在冠军侯府举行。所有的仪式都是有成例的,清薇之前也被叮嘱过,只要按照司仪的吩咐来做就是了。也许因为自己是当事人,所以听着司仪嘴里一套一套带着美好寓意的词往外吐,清薇便觉得,这些规矩虽然繁复,倒也不算太枯燥。
拜了堂,宫中又有赏赐下来。接了赏赐之后,才是最后一步送入洞房。
大抵因为宫中的使者还在,这里也没有多少跟赵瑾之关系亲密的人闹洞房,所以接下来的仪式进行得十分顺利,喜娘最后将两人的衣摆结在一处,然后便领着众人退下了。
人一走,两人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底又漫上来另一种紧张。
赵瑾之低头把衣摆上的结解开来,这才转头打量清薇,“娘子真美,平时少见你盛装打扮,可惜了。”
“油嘴滑舌。”清薇艰难的抬手去扶头顶上的发冠,也顾不得羞涩,道,“先帮我把这个取下来吧。”这东西实在是太沉了,顶着她清薇几乎都不会走路了,好在这一天也不需要她走路,去到哪里都有人扶着。饶是如此,顶了那么久,对脖子也是极大的负荷。
赵瑾之帮忙将之取下,掂量了一下才道,“原来竟这么沉,娘子辛苦了。”
“还有更难受的呢。”发冠取下来,清薇顿觉整个人都轻了二十斤,于是裹在身上的大礼服便更显得不舒服了,“这喜服又厚又沉,这个天气,我出了一身的汗,难受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