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1 / 2)
夏末的雨, 带着些许凉气。
小鱼后脊背一凉,仅剩的一点睡意也消失殆尽,她拿下脸上的书, 从椅子上起身:“稍等,我看看。”
朱砂在药店可以入药, 在文房四宝店,就是最寻常不过的颜料。
叶记别的可能没有, 朱砂还是常备的, 小鱼走到货架前,找到朱砂:“先生需要多少?”
男人看了一眼小鱼,视线在她残疾的右手扫过一眼,又将视线落在了她的脸上:“需要十来斤吧。”
小鱼以为自己听错了,回过头重复了一遍:“十来斤?”
一般人买朱砂都是论克买,十克二十克,哪有斤这种单位的?
“十五斤上下。”男人给了一个更准确的数字,他轻轻拍了拍外套, 外套上的雨滴, 落在地板上。
小鱼面露抱歉:“小店最近没来得及进货, 店里没有这么多朱砂, 您看是不是换一家。”
“姑娘, 你是新来的吧?”男人像是听到了一个笑话, 嘴角勾了起来,“叶记的朱砂,可不是进货来的, 你跟你家老板说,预订十五斤朱砂,明天我再来问拿货时间。”
男人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放在了柜台之上,转身走到门口,弯腰拿起自己的雨伞。
在撑开雨伞的一瞬间,男人已经踏进了雨幕之中,似乎连背影都变得模糊起来。
只留下一道黑色渐行渐远的影子。
小鱼伸手去拿信封,鼓鼓的大信封,比想象中的还重,里面有几万人民币和几块金条。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什么朱砂,能够值这个价格?
“轰!”
一道闷雷劈下,雨突然湍急了起来,落雨顺着屋檐而下,噼里啪啦的砸在台阶上。
小鱼清醒过来,将金条和现金七手八脚的裹在信封里,走出柜台,在门外四处看了一眼。
确定刚刚并没有人路过或是看见,顺手将大门关了起来,锁好门,将钥匙揣进兜里。
她转身回到柜台,将信用装砚台的盒子装好,从后门回到宅子收好。
然后将雨衣塞进了包中,手里撑着一把伞,急匆匆的就出了门。
***
市立档案馆,档案修复处。
吴姐端着保温杯,走到饮水机前倒水,热水呼啦啦的灌进杯中的声音,还是被外面的雨声所淹没了。
她拿起杯子,侧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倾盆暴雨,砸吧砸吧嘴:“天气预报不是说,今天不下雨么,怎么雨下的没完没了了?”
新来的小汪刚好拿着打印的文件从门外走进来,听到这话,笑了起来:“吴姐,天气预报那么玄幻的东西,您不是不信的么?我早上还看见您带伞了。”
吴姐睨了小汪一眼:“那是你吴姐我,生活有经验。”
“那是——”小汪将资料发放到了柜子里,讨好说道,“吴姐,我记得您不是有把备用伞么,能不能借我用一用?明早我就给您带回来。”
他长的好,脸上总挂着笑容,平常又总帮别人跑个腿拿个快递什么的,十分会来事儿。
无论是年前一辈的,还是老一辈的,对他印象都十分不错。
吴姐点了点头,回到座位,从抽屉掏出备用的折叠伞:“来,给你。”
“谢谢吴姐!”
……
临近下班,到处都是类似的低声对话,借伞的,顺路求带的,路近的干脆让家人送伞过来。
条件不错的,则盘算着下楼的时候,去隔壁小店买一把新的。
只有角落里的单独坐着的叶寒声,带着手套,正在细致的辨认一张破损严重的古籍。
对旁边的一切,似乎毫无所觉。
下午五点半,准时下班。
办公室里的人放下手中的活,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整理资料的整理资料,不一会儿就收拾的差不多,叶寒声这才抬起头来,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雨。
他首先担心的不是自己没有带伞,而是担心家里的另外一个人,也不知道店里修缮后,经过这么大的雨,还漏不漏雨?
他收拾完东西下了楼,门口还站着不少人,多是没有伞,或者再等亲人送伞来的,相互聊着,倒也不算孤单。
渐渐的人,人越来越少,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叶寒声看了一眼时间,再晚一点,菜市场要收摊了,他想了想,还是淋雨回去比较好。
晚了,小鱼说不上就吃不上晚饭了。
决定后,他跟剩下的两人道别:“家里还有事儿,我先回去了。”
等男朋友送伞妹子愣了一下,看见叶寒声真的转身就准备冲进雨幕里,余光中瞟见什么,伸手拉了他一把。
“等下。”
视线中,一个年轻的姑娘从远处走来,穿着大红色的雨靴,手撑着一把黑色的打伞,身后背包鼓鼓的,大概是走了很久的路,步伐有些沉重。
这个方向只有一家单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