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打上来(1 / 2)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曾细细思忖过。
一模一样的容貌,一模一样的玉佩,说没有一点联系,好像怎么也说不通。
可要说有联系,却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要是林家当年真是有一对双胞胎女儿,或是两个女儿,不可能留下一个扔了另外一个。
算一出生扔掉,也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的。
世有余秋花这样不待见自家孩子的,也有林家那样疼爱孩子的。
她亲娘苏林氏在林家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怕掉了都不为过。
外祖父和外祖母更没有重男轻女,而是把一腔慈爱都倾注在她亲娘身。
虽说两位老人家没有识破苏榭的真面目,却为了她亲娘毅然决然的把林家整个都做了陪嫁。
这样一想,林家绝不可能听信所谓的江湖术士的话,为了所谓的命数,而故意扔掉自家的女儿了。
思来想去,苏榭怎么也想不明白,也只能暂时先放下。
等将来,有机会了再来弄清楚这里面的关系吧。
现下,她要养家,要做腌菜,要种田,还要在空间里种田,很忙,却很充实。
有了银子后,安安和苏珂的名下,各自记了五亩的田地。
因着是开垦荒地,村长做主给记了下等田。
她们家需要交纳的其他人家少,出息却不其他人家差。
不光她是忙碌的,武大嫂她们也一个个开始忙起来。
地里的庄稼要照顾,腌菜要做,水也要一个月送三趟,还有余小青家的豆腐,也是不能停的。
因此,武大嫂她们来去后坡,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趁着偶尔的间隙,苏溪又去了一趟大青山,回来后拿出其实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葱,姜和大蒜,以及茴香和八角大料。
她还特意的请武大勇从外面买了几条鱼,青河里也有鱼,是野生的。
不用青河里的鱼,是因为青河里的鱼腥味小,几乎等于没有。
所以,苏溪才决定用外面的鱼试一试。
那一天后坡也是香飘十里,清蒸、红烧、清炖,什么的应有尽有。
鱼做好后,武大嫂一吃,停不下来了,也不住口的说好。
在见识到了苏溪从大青山带回来的葱,姜和大蒜等等作料后,武大嫂她们也纷纷表示,这些作料的确是好。
因此对于苏溪提议的,等明年尝试着种植一些,武大嫂她们也异口同声的答应了。
有了钱,也有了底气,武大嫂她们一个个焕然一新。
腌菜越做越多,却仍旧是供不应求。余小青家的豆腐也是,根本让她们两家要忙不过来了。
武大勇一个月三趟送水,倒是雷打不动的,没有再多添一趟。
不过,那茶楼,还有酒楼,却主动的给提了价钱,苏溪她们能分到手里的银子多了起来。
还没有人知道她们在做腌菜,余小青家做豆腐却是有目共睹的。
见到余小青家日子一天天好过,有人也跟着做起豆腐来。
不过,不管是谁家做豆腐,都不会对余小青家有影响。因为水的不同,余小青家的豆腐价钱只涨而没有降过。
这一天,武大嫂匆匆来了后坡,搁下一块豆腐,两条鱼后,匆匆离开了。
她在离开前,还叮嘱苏溪,不要进山里,也不要下后坡了。
“妹子,天不好,看样子要下雨了,你们没事不要出去了。”
武大嫂这会子要赶去田里,听说要下大雨,她们家却刚浇了地,要是雨下得太大,她们一家子还要往外放水。
苏溪点点头,关了院门。
包括后坡空,大青山所在的地方都是灰蒙蒙的,算是白天,天色也暗的叫人不安。
果然,武大嫂离开没有多久,有豆大的雨点子噼里啪啦的砸下来。
渐渐的连成了一道道的雨幕,放眼看过去,好像是谁家的大缸倒了,大水一股脑的倾倒出来。
苏溪叫苏珂在屋里看着安安,而她走进了厨房里。
两条鱼已经收拾好了,豆腐只要切成块行。
在这个大雨倾盆的日子里,苏溪打算炖一锅鱼,再贴几个饼子。
今天不给安安蒸鸡蛋羹了,有鱼有豆腐,鱼是青河里的鱼,豆腐是余小青家的豆腐,都是好东西。
安安正好可以换一换食谱,总是让他吃鸡蛋羹,他也会吃腻的。
下着雨,苏溪没有去外面打水,而是直接把空间里的灵泉放入了锅里,顺便还加了一滴灵泉灵液。
在放灵泉的时候,她还拿手摸了摸手腕先前,露出叶子状印记的地方。
这样的天气,又是远离村子的后坡,要是有人要做坏事,也不会错过这个时机的。
老武家和苏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余秋花和苏李氏也绝对不愿意放下到嘴边的肉。
那么,她们会做出什么事来,苏溪也能猜一个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