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陈氏的经历(3 / 4)
顾之忧,刘思齐也该为以后的事想想了。
刘氏显然也跟范氏谈论过这个问题,一边挑着丝线一边说道:“我听你外婆说,你小舅舅他们两人想着在京城开个染坊的,毕竟以前也做过,重新拾起来比较容易。只是,京城里的染坊可不比咱们驻马镇,一些大的布庄都是自己开着染坊的,即便你小舅舅他们开了一个,也只能给一些小店面供货,根本就不能挣钱。”
林媛趴在桌子上突然扑哧一声乐了起来,笑得刘氏有些纳闷。
只见林媛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道:“娘,没想到你才来京城一年多,就已经清楚知道京城的情况了啊!”
被闺女这么一打趣,刘氏脸颊顿时红了红,碎了她一口,笑骂道:“你这丫头真是的,你天天在外边忙得不着家,我就算是看也能知晓一些了。更何况,你以为你娘我天天跟那些贵家夫人们聊天聚会就是凑热闹瞎掺和的?我也能听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的!”
刘氏这话说得是,若是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俗,最好的办法是看这里的百姓。
而若是想要知道一个地方的各种消息,那最好的途径就是妇人们的嘴了。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刘氏每天能见到那么多女人,知晓一些京城染布坊的情况还是轻而易举的。
“既然这样,那小舅舅他们可有什么打算?”
开染坊也不是不行,但是正如刘氏所说,只能挣一些小钱,勉强养家糊口罢了。
刘氏耸耸肩道:“左右你小舅舅他们还没有来,你外婆说还是等他们到了京城安顿好了再做商议吧!你小姨不是在京城开了个酒坊吗?实在不行,就让你小舅舅去酒坊里做管事好了。”
酒坊接触的人太多,需要的都是一些有经验有头脑的人,刘思齐显然不适合做掌柜。让他做管事恐怕也是看在是一家人的面子上。
只是,这样安排的话一时半刻还成,若是时间长了,只怕会影响小舅舅一家和小姨之间的关系。
不是有句话说,再好的兄弟也不能一起开铺子吗?只要涉及到了钱的事,就算是亲兄弟也会有反目的一天。
林媛微微蹙眉,直觉这样安排不好。但是让小舅舅去哪里,她一时也没有主意。
她倒是又办了个畅音阁,但是让舅舅给外甥女做事,更是说不过去啊!
思前想后也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林媛的肚子却是更加饿了。
正好饭菜已经准备好,林媛索性将这些事放到一边吃起了饭来。
自从陈氏在洞天露过一次面之后,便再也没有了消息。
本来她还托人来说要跟小河偷偷见一面的,却也没有了下文。
虽然小河嘴上不说,但是林媛一家人还是看出了她这些天一直魂不守舍的,显然也是因为陈氏的事。
也许是想什么来什么,第二天洞天便来了个小丫鬟,说是找小河的。
小河心有所感,有些忐忑地去见了那小丫鬟。
果然,这小丫鬟就是听了陈氏的话来给小河传话的,说是三天后在城东的一个茶楼里见面。
小丫鬟匆匆传了话便赶紧走了,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即便小河有很多疑问想要问,也没有找到机会。不过,既然已经约好了时间,就不怕没有问话的机会。
三天后,小河应邀一个人前往了茶楼。
为了保险起见,林媛特意让林毅驾着马车带她去的,还让水仙一起陪着去了,水仙够机灵,又一直跟在自己身边,毕竟是见过不少世面的,若是有个突发状况什么的,她和林毅完全能够应付的来。
不是林媛信不过陈氏,实在是她太担心了。
当日陈氏当着金万年的面不敢承认小河是自己的亲闺女也就罢了,居然连承认认识她都不敢,可见陈氏在金家地位如何了。
看刚才那个传话小丫鬟的样子也知道,陈氏应该是偷偷跑出来见小河的,既然如此,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不过事实证明,林媛这次是多虑了。
小河跟陈氏见面时倒是没有出什么状况,但是小姑娘却依然是红着眼睛回来的。
一见面,小河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直接扑进林媛的怀里哭了起来:“大姐,我娘,我娘她过得好惨啊!”
林媛沉默着拍了拍她恸哭的后背,陈氏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做继室,上有原配嫡子压着,下有漂亮小妾丫鬟们堵着,她若是过得好才怪了。
可是这条路是陈氏自己选的,就算是再惨也没有办法啊!
这些话林媛自然没有告诉小河,只是柔声地说着安慰的话。
虽然跟林媛不是亲姐妹,但是这几年的相处,她早已将林家人当做了自己的亲人。
她一边哭一边将陈氏的话一五一十地跟林媛说了一遍,听了这些,林媛才终于明白,小河所说的惨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陈氏从林家坳偷偷跑出来以后过得并不顺当。
她从家中拿走的那些银两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