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之大清帝国 > 第九卷 崛起 (1)

第九卷 崛起 (1)(11 / 11)

线延长至巴尔喀什湖岸边,将美丽、富饶的伊犁河谷与内地连接起来,使太-迪铁路成为当代大清帝国通车里程最长的铁路,也是极具战略意义的铁路,其工程之艰巨与浩大,举世罕见。

而由于修建这条铁路,北宁内卫工兵部队的威名也因此蜚声世界。

1916年春,北宁军队终于渡过石勒喀河,进占了俄国涅尔琴斯克城。该城就是原中国城市尼布楚,是当年大清帝国康熙皇帝在位时与俄国侵略军签订停战协定的地方,也就是《尼布楚条约》。占领尼布楚城后,北宁陆军迅速将该城建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军事基地,随后以这里为大本营,派出多支以装甲机械化部队为主的先遣部队在陆航大批战机的空中掩护下翻越兴安山,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推进,包围尼布楚城西面3百公里处的俄方重要城市赤塔,逼迫赤塔俄国守军不战而降,大军一直进逼到贝加尔湖才停下。

此时俄军在欧洲战场正与德奥联军进行着殊死搏斗,战局危如累卵,远东地区的俄军大部分调往西线作战,兵力极为薄弱,无法组织起像样的防御,而国内革命运动也是风起云涌,一片混乱,根本没有能力在远离其欧洲中心万里之遥的这片被他们称为“西伯利亚”的亚洲领土上与装备更精良、战力更强悍的北宁军队相抗衡,只能任由北宁陆军进逼。

在又一次逼迫勒拿河边俄方远东重镇——雅库茨克城的俄国守军投降后,北宁陆军兵分3路,北路军沿勒拿河两岸向北一直突进到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滨;东路军向**进到白令海峡西岸,并在海军的配合下,从陆路和海上包围了堪察加半岛上最大的城市——首府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市,使这座始建于1740年的俄国远东港口城市中的十几万俄国军民陷入恐慌和危机之中;西路军绕过贝加尔湖,攻陷西伯利亚大铁路重要枢纽城市——伊尔库茨克,并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继续向西突进。

3路大军中,以西路军的作战任务最为艰巨。因为西伯利亚地区俄军主力大部分都集中部署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依托设施完备的城市和防御体系能够给西路军制造不少麻烦,所以,西路军全部是拥有强大突击威力的重型装甲部队,主战装备都是性能更好的“虎”式和“豹”式履带式装甲战车的改进型“虎-乙”和“豹-乙”。

北路军和东路军则是以主要装备“铁马”以及“铁马”改进型轮式装甲运兵车的轻型机械化部队为主,再配以少量的重型装甲部队合编而成。在北路和东路军身后跟进的大量后勤部队一边为两路大军提供着不间断的后勤补给一边沿途择址修建可供“大鹏”运输机起降的机场,然后以机场为中心建立临时后勤补给基地,构成了以陆路和空中运输线构成的立体后勤保障网络;西路军则充分利用夺取来的现成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建立后勤补给线。

这3路大军以平均每天超过3百公里的推进速度高歌猛进,锐不可当!“有幸”与他们照面的那些俄军官兵看见的只是喷云吐雾、隆隆开来的钢铁怪物,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而漫山遍野涌来的这些钢铁怪物根本无视俄军的绵软阻击,就那样不管不顾、从从容容地冲上来,碾碎了营房、碉堡、战壕、火炮、机枪、人体等等的物事,然后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简直不是在打仗,而是一次纯粹的大规模机械化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