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梼杌的打算(1 / 2)
阿蛮一怔,握着黑面鬼的右手也跟着松了一松。
“我要救豆子,”梼杌那对猩红的眸子放射出熠熠光辉,“却也不想平白无故害了她的性命。”
“那……”阿蛮张了张嘴,“那你是想怎么救?”
说不出来为什么,可阿蛮其实在心里已经相信了梼杌所说的话。虽然才相处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可从他的灵魂还在山膏的身体里时的那些所作所为来看,阿蛮觉得梼杌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凶恶。
也许是梼杌的灵魂本就不是凶恶的,只是在被戾气侵浸后才表现出了所谓四凶之一的性格。
但是毕竟事关百灵的安危,所以阿蛮决定,若等下梼杌给出的说法不能让自己信服,那便说什么也得彻底阻止他。
“你可知什么是‘炼气化神’?”
梼杌慢慢的走到了百灵的身前,伸出爪子想要拍拍浑身白光闪烁的豆子,却不想豆子现在已经有形无质,让他的爪风一带,险些飘散。
催动着磅礴的戾气,梼杌小心翼翼的用之将豆子层层包裹住,不让豆子的灵魂飘散,然后看向阿蛮,又问了一遍,“你可知道?”
何谓炼气化神,阿蛮是曾听百灵跟姜炎说过的,无非就是指他们炼气一途的一个境界。
炼气的第一个境界就是引气入体,顾名思义,引气入体就是能够感知到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灵气,然后将之引入体内。如此,便是达到了第一个境界。
第二个境界,气充百骸,——百灵目前就是达到了这个境界。所谓气充百骸的“气”,指的就是灵气,在第一个境界的基础上,通过长久的修行,让灵气充满全身,这样便达到了第二个境界。
至于第三个境界,也就是梼杌现在问阿蛮的,炼气化神,则显得有些玄了。
气,自然还是说的灵气,但什么是“神”,反正阿蛮是没听人给出过个准确的说法。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所谓“神”,指的不是上古时期的大能之人,更不是传说中的天神。
究竟炼气化神中的“神”所指何物,就连打小在炼气门派中长大的百灵都说不清楚,那就更别说半路修道的阿蛮了。
虽然弄不清楚什么是炼气化神的“神”,但阿蛮倒也算是见过不少炼气化神境的修道高手了。
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百花山后山,曾经与阿蛮交过手的金刚门门主——金刚尊者,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炼气化神境高手。而且在交手过程中,阿蛮亲眼见过对方使出一招“本相”,那一招使得本就魁梧的金刚尊者,体型立马大了三圈,更有一圈圈金色波纹荡漾开来,好不威严。
据说“本相”是每一个炼气化神境的高手都会的招式,可至今为止,阿蛮也只是见过金刚尊者用过一次,其他的,像什么段水流、秦罗敷、墨蟾等等,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在与人交手时都不怎么喜欢使用“本相”这招。
所以在阿蛮短短的修道生涯中,唯一一次见识过炼气化神境的高手使用“本相”这一招的,就是在百花门后山那次。
若只看过一次就能参悟得透,恐怕阿蛮也就不是阿蛮了。
于是,面对着梼杌的发问,阿蛮只得摇了摇头。
“炼气一途,第一境为基础,能感知、能吸收才算是有炼气的潜质;第二境为积累,这一境界对于勤奋的要求要强过天赋;第三境是质变,质变是立足于前一境界的量变之上的,没有充足的积累就达不到第三境的突破,而这份突破,需要的是机遇,是顿悟。”
“从前没人告诉你,那现在我便告诉你罢,所谓‘神’,从一定角度来看,就是‘自我’。”
“裹在你这副皮囊里的,就是你的‘自我’,而炼气化神,就是要以灵气为媒介,搭建出一条能沟通‘自我’与‘天地’的桥梁,实现‘自我’的升华。”
“现在你明白了罢,我所说的‘自我’,就是你们口中的灵魂。”
“可一旦‘自我’被升华,那便不再是灵魂,也不再是‘自我’,而是被称作‘神’。”
“所谓‘本相’,其实就是在短时间内释放‘神’,不但能够使用自身的灵气,还因为沟通了‘天地’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无限制的使用一定范围内的灵气。但很多人因为对于心性的修行不够,一旦放出‘神’就收不回来。”
“至于第四境,炼神化虚,这里说的‘虚’并不是空、无、没有的意思,而是一种境界上的‘不见’。”
“鱼在水中不见水,这是鱼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那灵气呢,世间生灵为灵气包裹却不见灵气,是因为灵气不存在吗,当然不是,这只是世间生灵对于这世界的一个片面的认知。”
“所以炼神化虚中的‘虚’,是一种更高程度‘融合’上的‘不见’,代表的是一种境界。”
“而第五境,炼虚合道,就是在前一境界上将广度与深度扩展到无穷无尽,是一种对于‘道’的领悟,若能洞悉‘道’,就说明‘神’与‘天地’沟通到了极致,‘天地’就是‘自我’,‘自我’即‘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