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尘埃落定(2 / 3)
的装潢依然华丽,但是里面却是空荡荡的,显得极为的荒凉。略显哀愁的程秉,就立在太守府外,看到刘尚马队过来,急忙上前拜见。又亲自引路,带着刘尚往士燮所在行去。
合浦的太守府,也是刘尚所见过的最大的一座太守府,不但里面雕梁画栋,十分的华丽,就是里面的通道也是九曲十八弯,完完全全的园林式布置。不但有着清泉流水,还有着各种高大的树木。走近里面,仿佛进入的不是一座宅院,而是后世的公园那般。
士燮的所在,就在园林的最里面的大堂之内。他同士壹,依然保持着死前的样子。士壹侧着脸卧在案几上,嘴角还留着一丝笑意。士燮靠着软垫,双腿大张,仿佛在笑,又仿佛在苦。凝固的表情,总有一种耐人寻味。可能因为死去多时,又平添了一种阴森恐怖。
刘尚仔细看了眼两具尸体,确定是士燮士壹,这两个士家最有才华之人。他有想过士燮会死,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两人,尽然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过想一想,他又是释然了。虽然士家的手中还有着交趾等郡,不过,士家的所有能战之兵都在这里了。这次城破,可以说士家的家底已经输光了,他们死去,只是不忍心看见自己家族最后的覆灭罢了。
“士家的其他人呢?”默默的看着士燮,刘尚突然想到,过了这么久,还没有来报抓住了其他的士家人。
“早在主公进城的时候,刺史大人就令他们逃命了。”说话的是程秉,见到士燮,他的脸也是愧疚,只能侧过脸,不敢直面。
“派人通知他们,士燮不日就要发丧,他们作为人子,可以前来拜祭,我保证在士燮下葬前后,决不伤害他们!”刘尚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了这个房间。从目前来说,这里依然是士燮的,哪怕他死了,刘尚也不愿意立刻就搬进来。这是对敌人的尊重,也是刘尚唯一能够做到的。
“主公,如今士燮一死,群龙无首,何不趁机攻略各处,要是拖延,恐怕会给士家喘息的机会?”司马芝随在身边,有些不解的问道。
刘尚呵呵一笑,望着天空,轻声道:“仗要打,丧事总也要办啊,士家能不能留种,就那他们够不够识趣了。”
说完,刘尚拍了拍追风的马头。追风打了个响鼻,突然就是加速,把所有人远远的甩在后面。后面的众人大惊,拼命催动战马想要跟上。只是,他们只能看着刘尚距离他们越来越远。只能听到追风所过之处,无数军卒传来的欢呼。
“子扬,主公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看追不上刘尚,司马芝只能扭头问身边的刘晔了。
刘尚微微一笑,习惯性的摸了摸自己漂亮的胡子,道:“我主仁慈,就看士家人里,有没有聪明人了。”
士家人有没有聪明人刘尚不知道,不过,士家人里,还真有几个顾念亲情的子弟。虽然知道敌人的话不可信任,等到士燮兄弟合葬的哪一天,士壹的儿子披麻戴孝,带着数名从人奔丧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郁林太守的印信以及兵符。其余士家诸子,大多作壁上观,或者退保交趾,或者别拥郡县。
看在士匡识趣的份上,刘尚本来想表士匡为中郎将,作为他献土归降的奖赏,谁知掉士匡心灰意冷,婉言谢绝了刘尚的好意,只表示愿意卸甲归田,做那武昌一小民。
这自然是刘尚乐意见到的。本来他封士匡官职,就是要羁縻到武昌就近监视,这也是刘尚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处置士家的办法,既要斩草除根,消除可能的隐患,又得显露宽仁,表现自己仁慈的一面。士匡的打算,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既然士匡不愿为官,刘尚也不好薄待,就划拨了武昌一处大宅子,赐钱四十万,使其安心守孝。
就在士燮下葬的当晚,刘尚又令太史慈领一军,直扑交趾,徐晃领一军劝降合浦各地,魏延领一军,前往郁林,收编各县兵马,自己则带着刘晔,司马芝等人返回南海。就令程秉为合浦太守,领兵三千坐镇合浦,兼理各郡事物。可以说,程秉职权,已经完全相当于一个刺史。所差的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当然,程秉是不可能掌握军权。交州的军权,依然被刘尚牢牢的控制着。罕见的却是薛综,自愿放弃了苍梧都尉的职位,反而成了刘尚身边的一个属员。从地位上看,就仿佛当初程秉在士燮手下一样。可是程秉听说后,反而对别人道:“我不如薛敬文。”
一路无话,刘尚坐镇南海,一连花了数天时间,接见越族的各部的长老,头领。征氏的投降,也意味着越人的归顺,刘尚就把以前同许靖等人商议的亲越之策逐步实施,争取越人之心征氏兄弟不愿意参与中原混战,刘尚也不勉强,就命三人为护越中郎将,守护交州。又令许靖做鱼鳞册,清查越人户口,制定各项赋税。
因为刘尚所定赋税完全比以前少了一半,越人也渐渐心安。纷纷放下武器,或者回山,或者种地。
士燮一死,交州各地人心惶惶,听说刘尚来攻,或者驱逐士家之人,开门投降,或者杀死各自长官,内中策应。所以一路之上,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只有交趾乃是士家根基所在,极为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