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长沙(三)(2 / 4)
,当也能得到巨大的名望!”
“先生说的是,就这么办了!”刘备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又看了看身边的众人,“宪和,你速速去修书一封,问问刘子任,他说过的事,还算不算数!”
简雍点点头,当即跑下去写了封信,差了一个伶俐士卒跑去长沙。
此时的刘尚,正在长沙筛选精锐兵马,听到刘备来了书信,心中不由好笑,他当然是知道刘备在想什么,打开书信随意的看了两眼,刘尚命人寻了刘晔过来,笑道:“刘玄德沉不住气了,子扬你说说,我们该帮他一把吗?”
刘晔脸色一沉,冷声道:“若是我个人,绝不会搭理这等来路不明之人。可是为了主公大业,我认为主公不妨帮他一把,如今公孙瓒眼看着将亡,北方袁家强大,有了这人,当能牵制他一番。而且,为天子庆生,对我们也有好处。”
刘尚点点头,虽然觉得有些便宜了刘备,可是答应了,总不好反悔。当即写了回书,屈指一算,时间还有四月,并不是怎么着急。
一切,等打下了荆南再说!
想着,手中的书信已经写完,刘尚吩咐了一个军卒带着,前往小沛。随即拉着刘晔,两人细细的商讨了一番攻打文聘的事情。
这些天,文聘可谓是小心翼翼,虽然被困在了长沙,可是因为有了张羡的支持,荆州兵的军心反倒是渐渐的稳住了。
刘尚自然不想这样的情况发生,有些事情,也到了该要发动的时候了。只是偏偏这个时候,襄阳方面,却是来人了。
一艘战船缓缓的靠岸,随即,就见张承第一个走下来,身后还跟着许多的军卒,看到刘尚,张承几下跑过去,跪下道:“末将张承,见过主公!”
刘尚哈哈一笑,扶起了张承,左右看看,可能是在长江之上的缘故,张承的脸膛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白,反倒是略微的发黑,只是精神头却是十足。
过了一会,又一个雄壮的军卒走了过来,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已经腿脚不便,那老妇人是壮汉扶着走的。
“快,给老夫人准备一辆小车!”
刘尚早就料到蔡瑁肯定会把刘巴之母给送过来,所以特意命人打造了一个小小的四轮车,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几个亲卫答应一声,咕噜噜的推出一个造型精美的四轮车,刘尚上前一步,拱手道:“老夫人受委屈了!”
那老妇人倒是知礼的人,微微的福了福,笑着道:“多谢辅国将军救命之恩,只是我那孩儿,如今可好?”
刘尚呵呵一笑,命人把老妇人搀扶上了四轮车。“老夫人放心,子初已经在路上了,恐怕再过不久就要来了。”
老妇人颔首,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刘尚,方才被人推着往军营中走去。刘尚目送老妇人走过。跟着眼光又转向了船上。隐隐的有一丝期待。
张承自然知道刘尚再想什么,低低的道:“主公放心,我来时已经跟蔡家的接过头了,这是他们给你的回信!”
说着,张承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书信,刘尚脸色一喜,接过来细细看了看,随即点点头,又问道:“最近刘表可有什么动静?”
张承道:“没有,荆州水军大败,都是缩回了江陵,乌江也被苏将军堵住了,只是还没有攻陷。后来甘将军入了洞庭湖,苏将军干脆派人把乌江封锁了,想必刘表也不肯能从那里出兵。”
刘尚点点头,如此一来,倒是免却了后顾之忧,他最怕的就是自己把兵马集中到了长沙,那刘表却是跑去捅自己的老窝,虽然有李通与鲁肃坐镇,可能多一道保险总是好的。
当即,刘尚命返回长江,自己则是带着人回了军营,刚走到营门,一个白衣人已经焦急的等在哪里,看到刘尚,急忙本了过来,大叫道:“辅国将军,我等的好苦啊!”
刘尚哈哈大笑,走上去一把搂住刘巴,笑道:“今日是子初一家团聚的日子,还有什么苦楚的?”
刘巴脸上尽是焦急,指着营门道:“未见母亲,我实在心急如焚,但是这些将士却是不让我进去。”
一个校尉板着脸道:“军营重地,岂能容外人随意进出!”说着,方才向刘尚行礼,带着人让在两旁。
刘尚微微一笑,拉着刘巴进入军营,又问了安置老妇人的地方,随即同刘巴一起过去。
这里已经靠近了军营的后方,来往的人倒是不多。此时,老妇人正在仔细的梳理自己的头发,花白的发丝,就在风中微微的晃动。
“娘……”刘巴一声大呼,随即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就那么膝行着往前走。
啪嗒!老妇人手中的木梳子落在了地上,四轮车转过来,那苍老的眼睛已经溢满了泪水,“可是子初么,快,过来让娘看看,三年不见,为娘的几乎认不出你了!”
“孩儿不孝,累的母亲受苦了!”刘巴大哭,砰砰的不住磕头。
老妇人一把扶住,一边抹眼泪,一边拉住儿子,不让他再磕头。刘尚忽然觉得鼻子有些酸,看到母子团圆的一幕,他静静的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