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七十年代小田园 > 第23章 过周末

第23章 过周末(2 / 4)

托儿所也休息。

连队里顿时热闹起来。

有几个小青工,一大早就占了篮球场,分班打比赛。

而在场地外面围观的,就更多了。

有些来食堂打早饭的,端着饭菜只顾着看,甚至忘了回家。而那些单干户们,就干脆站在场地外面,边吃边看。

还有的吃完了早饭,就在礼堂旁边的阴凉地里扎下摊子,准备下象棋。

总之,非常热闹。

连队里的职工们住得都是排房,两边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没什么私密性可言。

一到星期天,谁家吃什么饭、炒什么菜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想吃点好的,也不敢大明大放的,怕别人看见了眼红。

当然,各家各户也没什么好吃的。

除了一些鸡蛋、鸭蛋之外,实在是没什么油水。而那些棚子里养了小鸡小兔子的,就格外显眼。如果谁家宰了一只,会立刻引来小孩子的围观。

等做好了,香气扑鼻的,搞得邻居们直吸鼻子。

有相熟的,是给端一碗呢?还是不给呢?

而田根宝家就没这个烦恼。

因为他家的小鸡小兔子早就进肚子里了。可今天,小木匠要来家里帮忙,怎么也得做点好吃的犒劳一下吧?

他想了一下,决定出去打鱼,改善一下生活。

于是,换了一身灰色汗衫和短裤,光脚穿着凉鞋,准备下渠打鱼。

田伟民一听爸爸要去打鱼,立马兴高采烈起来。因为,他是爸爸的好帮手,可以帮着捡捡鱼,提提鱼篓子,干点小活。

黎元元一听打鱼,也想跟着去看看。

可支渠那边离得比较远,得骑自行车过去。田爸爸带着伟民哥哥,外加上鱼篓子、渔网渔杆什么的就已经满载了,她这一去岂不是给添乱子?

于是,想去又不好意思说,只好站在车子边上,眼巴巴地看着。

田爸爸一看,就明白了。

小元元也想去看爸爸打鱼,那还不容易吗?于是,就向邻居家借来了一只木头座椅,牢牢地绑在车梁上,好让元元坐着。

又找了一根麻绳,把鱼篓子绑在车后座的外侧,渔网用布包起来,放在篓子口。又把两根渔杆和一条木棍绑在了车梁上。

这样,虽然骑着有一点点别扭,但也影响不大。

伟军和伟波一看,也想去。

可田爸爸眼睛一瞪,大声说道:“你们两个,在家里不要乱跑乱动,好好听妈妈的话,一会儿小木匠叔叔来了,也不许靠得太近,影响到叔叔干活!”

“爸爸,我们晓得了!”伟军和伟波只好点了点头。

王慧珍见了,赶紧摸了摸老二和老三的小脑袋。这个老田,和孩子一说话就瞪眼睛,不会好好说吗?

见伟民和元元都净着头,就进屋取了两顶小草帽,给他俩扣在了脑袋上。还蹲下身来,帮着元元拉紧带子,在下巴颏的下面系了一个活扣。

“伟民,你把草帽下面的带子系上,小心被风吹跑了!”

“妈妈,我晓得了!”

田爸爸也戴上草帽,系好了带子。

收拾停当后,把小元元抱到座椅上,就跨上车子,两脚一蹬,自行车就跑起来了。田伟民跟在后面,两手拉着后座,紧跑两步,跳上去侧身坐着。

王慧珍站在家门口,看着三人远去了,才回屋。

她准备去涝坝挑几桶水,把大澡盆搁在太阳地里,晒晒水。这样,下午就可以抬回屋里,洗个热水澡了。

田根宝骑车驮着两个孩子,抄小路往连队出口而去。

下渠打鱼,改善生活,这还是跟着老职工们学的。

刚来连队时,知青们在生活上都比较懒,可嘴巴却很馋。每次看到老职工家里吃鸡吃鱼,都恨不得跑到人家家里一直坐着不出来。

车间里的老职工不少,最初和知青们接触得并不多。后来,看到知青们回沪探亲时,从沪上带回来一些稀罕物件,才渐渐熟络起来。

而一部分知青也改了态度,变得谦虚起来。

他们想法设法从老职工那里学会了养鸡、养鸭、养兔子。像他这样有心的,甚至还学会了织网打鱼。

家里的这套渔网,就是他自己搞出来的。

他本来手就巧,又会织毛衣,去年夏天搬家后看到邻居孙师傅家门口晒着渔网,就走过去细细研究了一番,明白了七七八八。

后来,又专门向孙师傅请教了一下,学到了不少窍门。

于是,他向孙师傅借了一只梭子,又从木工房里找了一截小毛竹,自己比葫芦画瓢用小刀削了几只梭子。

又去代销点里买了两大卷尼龙线,抽空织了一张渔网。

然后,趁着连队里杀猪,搞了小半盆猪血,把这张生网浸泡进去。又捞出来上锅蒸煮,这样处理过的渔网既结实耐用,又能引鱼入网。

这张渔网,前前后后花了半年时间才算搞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