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七十年代小田园 > 第27章 小跟班

第27章 小跟班(2 / 3)

子不是也吃了人家的东西吗?

还有一些喜欢炫耀的,一到探亲回来还专门拿一点土特产过去,好显摆一下。

而婴幼班的吃奶娃娃,每天中午连队里都有牛奶定量供应。

双职工们需要提前交奶票,这样才不会占了别的娃娃的定量。当然,里面有没有作弊的,就不好说了。

比如,有一些馋奶的小班娃娃,一到吃饭的时候,就赖在婴幼班里不走,非要喝几口牛奶才行,保育员阿姨心一软,也会给那些娃娃倒一点喝喝。

还有那些长得特别乖巧的小娃娃,阿姨也会主动倒点牛奶让她们尝尝。

哺乳期的女职工们,在上班时间里可以按点过来喂养。

那时候,婴幼班里人头攒动,挤满了妈妈。而吃了奶的小婴儿,大多被安放在“坐婆”里,老老实实地卡在里面。

“坐婆”是一种育儿工具,用木头做的,呈长方形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层,就像一把高级餐桌加座椅。

最上面一层,是一个长方形的方框,前面有两只把手,后面还有小靠背。在把手里侧,有一块活动木板平撑着,往外一掀就可以打开,小婴儿一放进去,就可以关闭,正好卡着,防止婴儿乱爬乱动。如果想让婴儿站起来活动一下,一掀木板,就可以了。

最下面一层,是用来蹬脚蹬腿的。中间一层是坐屁股的,屁股下面的木板上还专门挖了一个圆窟窿,这是防止拉在板板上边,可以直接漏下去,在下面用纸或盆子接着。

这种“坐婆”,既能锻炼小婴儿的胳膊和腿部力量,又能保障安全,还提高了保育员们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这种护理方式,才能一下子照看众多婴儿。

这些,都是黎元元后来才了解到的。

对这种“神奇”的育儿工具,十分好奇。

在那个年代,木匠活儿还保留着自古以来的传统,讲究工艺和打磨,更讲究技巧。

可惜,到了后世,这些手工技艺基本上都消失了,被一些新型的“学步车”所替代。而一些年轻妈妈们的视线,从此就被牢牢捆在了孩子身上,一刻也不敢放松。

盲目追求“洋化”而丧失了自我。

传承了千百年的技艺,就这么莫名消亡了,不能不令人叹息。

田家兄妹三人,背着小书包到了家门口。

“元元妹妹,回来了!”田伟民赶紧拉开了房门,笑嘻嘻地打着招呼。

一上午,他哪里也没去,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练字的间歇,时不时地瞅瞅马蹄闹钟。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中午两点,弟弟妹妹从托儿所回来了。

田伟民拿着饭票菜票,拎着小篮子,准备去食堂打饭。小元元自然也要跟着去,这样打菜能打得多一点。

本来想让伟波留在家里看门,可这家伙死活不同意,非要跟着一起去。最后,兄妹四人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中午,食堂里的饭菜还是老样子。

站在窗口的黄师傅,一看到窗口外面的小元元,又给两只饭盒里打得满满的,都快盛不下了。

田伟民喜滋滋的,心说有个小妹妹就是好啊!

吃菜也能多吃一点。

不过,这都属于田家的秘密,可不能对外说哦。

吃午饭时,一家六口围着饭桌,喜气洋洋的。

田根宝带回来一个消息,说场部文工团要开始巡演了,第二场就在营部,听说要借学校里的大礼堂,到时候一家人可以过去看看。

王慧珍一听,也很高兴。

上个星期天,就是为了跑到场部去看演出,才遇到了小元元的。礼堂里具体演得什么节目,也没顾得上去看,现在终于可以补上了。

文工团要来巡演?

黎元元心说,终于可以看到传说中的香香了。对这个时代夸张的舞台表演风格,她还挺感兴趣的。

这个看节目,是不是也要提前去占位置啊?

一问伟民哥哥,果然是的。

而田伟民已经准备好了,一旦得到确切的消息,就要提前去占地方。不过,实在占不上也没关系,礼堂里的大舞台高得很,可以仰着脖子站着看。

午饭过后,一家人都去休息了。

黎元元躺在小床上,却在东想西想。

昨天晚上睡觉前,她开始了冥想。

不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没有收到她传递过去的消息?现在的她,在做小孩子啊,还收了一群小跟班,被粘着,甩都甩不脱。

想着上午在托儿所的热闹情景,觉得有些搞笑。不过,那个江慧勤好像不大高兴的样子,黑着一张脸都不肯搭理她了。

这个娃娃,小小年纪嫉妒心就这么强?

真是好笑。

还有回来的路上,小伟波说,他看到江慧勤去找杨阿姨,说要跟小龙港坐在一起。这个小姑娘本来坐在第二排,要不和她换换座位?

估计一换座位,小龙港也不会愿意吧?

好不容易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