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七十年代小田园 > 第105章 喜与忧

第105章 喜与忧(2 / 3)

田根宝,强打着精神,洗漱了一下,就一头扎在床上,盖着被子睡了过去。

太累了。

回一趟家可真不容易啊。

几个小将围在床边,看着田爸爸,不禁吐了吐舌头。

田爸爸一向爱干净,可看他现在这副胡子拉碴的样子,与平时有很大不同。

而王慧珍心知回家一趟的辛苦,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也休息不好,真不知这七八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田根宝在床上睡了整整两天,才算歇过乏来。

他收拾了一下,又刮了刮胡子。

这才开始拆包裹,分发东西。

大包小包中,一大部分是给别人捎带的,光手表就有十多块,搞得就像个小商贩。一小部分是给家人的礼物,每人一件。

元元是一只小提琴,带着木质琴盒,看着十分精致。伟民和伟军是一对“红双喜”牌的乒乓球拍子,一人一只,正好凑成一对。

伟波是一架手风琴,是在风口站买的,算是爸爸给他补上的生日礼物。而王慧珍的,是一块“上海牌”手表,与老田手腕上的正好是一对。

一家人兴高采烈地说着话,分享着幸福和快乐。

这天下班后,连队里托田根宝捎东西的,也陆陆续续地上门了。

大家坐在沙发上,打听着沪上的新鲜事,喜滋滋地摸着属于自家的礼物。也有人提到新闻播报,讨论一下南部边陲所发生的反击行动。

到了晚间,知青们也顶着一身寒气来了。

他们嘻嘻哈哈地挤满了屋子,一边吃着家乡的糖果,一边讨论着。不过,话题却变了,他们最关心的是知青返城的消息。

田根宝也侧面证实了,的确有知青靠着“顶替政策”回到了沪上,还有一部分是靠着“落实政策”拿到了返城调令。

估计春节过后,就要给这些人安排工作了。

“杨淑芬,你家是不是能靠着落实政策回去啊?”宋阿娣问道。

“难啊,我们家如果是个大资本家就好了!”杨淑芬不禁叹了口气。她们家只是个小资本家,现在还排不上号呢。

“哎,你们听说了吗?前几天,其他团场有一群知青聚在场部代销点门口,举行了沪上知青聚会,各个连队的一下子去了好些人,都在讲啊,南方知青和北大荒知青都开始返城了,可来团场支边的知青怎么就一点动静也没有呢?”

“听说,已经派代表坐火车去京城反映问题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田根宝听着知青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时候,他感觉距离返城还很遥远。

可沪上的变化,却深深地刺激了他。

在外滩,他看到摆照相摊子的,一个接着一个,来拍照的人很多,生意很好。

他想,如果能回城,那就去给人拍照好了。

干一天下来,混口饭吃应该没什么问题。

三月一号,学校开学了。

而场部中学的高中部,提前两周就到校了。

邓萧在返校之前,去了一趟连队,帮元元誊写了几张稿件。对边境的这次行动,俩人既兴奋,又紧张。

元元说,这场行动速战速决,很快就会结束了。

邓萧连连点头。

他大哥邓铭早已返校了,那边没有任何动静,相信只是一场局部行动。只是爸爸妈妈还有点紧张,每天都在收听新闻,密切关注着最新消息。

这个星期六,邓萧从场部回家过周末。

第二天上午,田叔叔和王阿姨带着元元他们也来了。田叔叔送来了一罐肉松,又和爸爸说了会儿话,就回去了。

午饭后,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件。

这是爷爷发来的,信里除了说了说家常,还提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爸爸和妈妈看完了信,就把他叫进了里间。

郑重地说道:“小萧,你爷爷来信了,说京城那边已经开始落实政策了,爷爷想让爸爸和妈妈带着你们一起回去,爸爸想听听你的想法,也好让你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邓萧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回到京城,是爸爸妈妈一直以来的心愿。虽然很少在人前提起,可日常话语间多少还是透出了那点意思。尤其是落实政策开始后,那种意愿也越发强烈起来。

而他呢,下定决心考到京城去读书,又何尝不是带着这种意愿?

可他总觉得,这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不会来得这么快。可现在,爷爷那边已经开始跑调动了,也许半年之后,就会有结果了。

“小萧,爸爸也知道离开自小生活的地方,在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影响。可是现在上大学,毕业分配时,都是按照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的原则,你从边疆这边考上大学,日后还是要回来的,所以爷爷希望你能从京城那边考,虽然录取分数线要高一些,可日后就能留在京城里了……看看你大哥,以后只能是部队上的人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