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伤离别(2 / 3)
的确良”短袖衬衣,一条灰色直筒裤,腰里系着一件青色咔叽布外套,脚边搁着两只旅行包,站在门口,正等着他们。
邓原和邓虹也是同样打扮。
他俩都背着书包,装着自己的随身物品。
王慧珍和肖玉华,一向说得来。
俩人一见,就抱在了一起,用力拍了拍,约好了来日相见。
大路上,拖拉机来了。
田根宝帮着把几件行李放进车斗里,看着邓医生一家,一个一个爬上后车斗,倚着车厢坐在里面。
一股无法言喻的悲伤袭来。
可他还是忍了忍,向邓医生挥着手,道着别。
拖拉机喷出一股黑烟,“突突突”地远去了。
黎元元站在路边,挥着小手,眼里的泪水忍不住落了下来。
这一刻,她感到莫名的孤独和寂寞。
就像当年的那个孩子一样无助。
可这种离别,在未来的几年里会越来越常见。
也许多了,就适应了吧?
邓萧一家走了。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昔日,那些喜欢邓萧的女同学们,一个二个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没精打采的。像乔鹏丽和乔莎莎,还特地跑到营部去,在邓萧家门口站了好一会儿。
可邓萧已经走了。
去京城了。
那里距离边疆有多远?
以后是不是再也见不到面了?
这个暑假,在郁闷和惆怅中悄然而过。
直到八月十八号,黎元元参加了学校夏令营,才感觉好受了一点。
这是团场第一次举办夏令营,主要面向场部和各营部中学,为期三天,费用由公家全包,每个学校限制三十个名额。
各个学校,由辅导员老师带队。
入选的,都是班级里的“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
黎元元,既不是“三好学生”,也算不上优秀少先队员。
可她作为宋老师最宠爱的尖子生,被老师大力推荐了一番。虽然暑期开学后,她就升到初中部了,可依然挡不住宋老师对她的偏爱。
于是,作为一名小群众,她也成为了夏令营中的一员。
惹得伟民哥哥十分羡慕。
可对自家妹妹也不好说什么吧?
况且,伟军和伟波也没有入选。
八月十八号,这天一早,黎元元背着小书包到学校里报到。
她穿着白衬衣,脖子上系着一条红领巾,外面套着统一发放的红色背带裙,穿着白袜子,白球鞋。
小书包里装着洗漱用具和换洗衣服,王妈妈还给她准备了一只小茶缸子和一只小水壶,还有清凉油、仁丹、驱蚊水、拉肚子药等等。
队伍集合时,黎元元看到了同班的乔鹏丽和低一级的乔莎莎。三个人都是一个连队的,也是好朋友,于是就结伴站在了一起。
一辆大汽车开过来了。
车厢上面,用军用帆布搭着高高的车棚子。
车厢挡板一拉开,队员们就排着队,一个一个爬了上去。
黎元元也随着队伍准备上车。
这时,她听到有人在喊她的名字:“田园!”
回头一看,原来是小班长谢海宁。
他也穿着白衬衣,蓝短裤,白袜子和白球鞋,一副队员的打扮。见了黎元元,就走过来,加入了她们这一组。
四个人爬上车厢,靠着厢板,坐在棉垫子上。
屁股底下软软的,倒也很舒服。
所有的队员都上了车,一排一排,整整齐齐地坐着。辅导员张老师拿着一只电喇叭,大声说着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
看着满登登的车厢,黎元元不禁又想起了去年夏天。
那天,邓铭大哥带着他们去海子边玩耍,搭乘的就是这种大卡车。
想不到一年后,又坐上了?
可物是人非,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已经远去了。
萧哥哥一家已经到了京城。
还给她写了信过来,说他们住在爷爷家里,一切都好,入学手续已经办好了,开学就能去报到了。邓原和邓虹也都挺好的,就是很想念他们,想念边疆。
这封信,她反复看了好几遍。
可心里的思念却丝毫不减。
她提笔写了一封回信,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她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和萧哥哥一起在故宫的红墙下走一走,去看看西南角的护城河,去看看那世间最美的风景。
在愣神间,汽车开动了。
黎元元收回了思绪,回到了现实中来。
一路上,三个人说说笑笑(小班长只听不说),来到了场部。
夏令营营区,设在场部中学里。
几间教室已经被腾了出来,改做临时宿舍。由于没那么多床铺,就在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上面铺上干净的被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