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阖家欢(2 / 3)
见,就非常喜欢。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连心境都是开阔的。
想出去走走,就打开院门,想静一静,就关上院门。脚踩着大地,头顶着蓝天,和石榴树、金鱼缸、藤架为伍,就像闹市中的隐士那样生活着。
这种宁静和安逸,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如果身处其间,该有多幸福?
黎元元立马发挥了财迷本性。
她飞快地算了一笔账,这样的院落,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普通人都是买不起的。她想,如果能攒下钱来,去西北郊外买上一小套就好了,以后那边可是大发展啊。
“元元!”邓萧见元元一进门就开始发愣,赶紧把她唤了回来。黎元元回过神来,朝着邓萧甜甜地一笑。
这时,堂屋中间的那扇风门打开了。
邓叔叔和肖阿姨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元元来了!正等着你呢!”邓舒平笑着说道。黎元元赶紧上前一步,欢快地打着招呼:“邓叔叔,肖阿姨!”
肖玉华走过来,一把拉住元元的手,笑着说道:“哎呦,元元都长这么高了?现在真成了大姑娘了!”
黎元元看着邓叔叔和肖阿姨,心里一阵激动。
和几年前相比,肖阿姨的模样一点也没变,甚至看着更年轻了几分,显得十分娟秀。而邓叔叔呢,依然是那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也没什么变化。
看来,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就是好啊。
几个人站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邓叔叔和肖阿姨就进厨房张罗饭菜去了。
黎元元想上去帮忙,被肖阿姨给拦住了。
她呵呵笑着说道:“元元啊,今天你是客人,就不用动手了,等以后过来玩,阿姨就把做饭的机会让你给!”
邓萧在一旁听了直笑,赶紧把元元让进了堂屋。
一进门,就看到靠窗的沙发上,坐着两位身穿青衫的老人,正开着收音机,听着午间评书。
“元元,这是爷爷和奶奶!”邓萧介绍道。
“爷爷,奶奶!”黎元元甜甜地喊道。两位老人看着七十岁左右,头发花白,腰板挺直,精神很好。
“这就是元元啊?老早就听小萧提到过,今天终于见面了!哎呀,这模样长得可真俊啊!”奶奶笑呵呵地说道。
刚才透过窗户,她和老爷子一看到元元,就很喜欢。这姑娘眼睛大大的,脸圆圆的,头发乌黑闪亮,看着就很喜庆,也是个有福气的。
黎元元在沙发上坐下后,就从挎包里掏出了那两罐茶叶,双手递给了奶奶,笑着说道:“奶奶,这是江南特产的茶叶,我爸爸妈妈说,请您和爷爷尝尝味道!”
“哎呦,还带着礼物啊?你爸爸妈妈真是有心了,那我们就收下了!”奶奶也是爽利人,笑着接过了茶罐,搁在茶几上。
老爷子坐在一旁,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元元。
心里想着,那一年小萧放假时,自己一个人跑到边疆去,就是为了看这个小姑娘吗?
这眼光不错。
看来,孙子还真是长大成人了。
说话间,肖阿姨进了屋。
她呵呵笑着,说道:“爸,妈,涮锅已经备好了,这就开饭吧?”
“好,今天和元元一起吃个涮锅!”爷爷乐呵呵地站起身来,带头往东厢房走去。黎元元和邓萧落在最后面。
她问了邓萧,才知道今天中午吃饭的就六个人。
邓虹在学校里上课,中午不回来。邓原就读的工科学院也开学了,他平时住校,到了星期天才回家一趟。
没有看到邓虹,心里颇有些遗憾。
当年,那个洋娃娃一般的小妹妹,现在也长大了吧?还有邓原,小时候那么调皮,现在也是大学生了。
邓叔叔和肖阿姨准备的是京城风味的清汤涮锅。
一张大圆桌,中间摆着一口铜锅,里面加满了清汤。周围一圈,摆着一盘一盘的羊肉片、牛肉丸、鸡肉丸、鱼丸、虾丸、豆腐块、土豆片、粉条、青菜、白菜等。
还有,一人一碗芝麻酱调料,外加香醋、香菜、葱花、韭黄、糖蒜、辣椒油等配料。
另外,还上了几罐青岛啤酒。
奶奶拉着元元坐在自己身旁,邓萧挨着元元坐了下来。邓叔叔拿着一只铁皮拔火筒,插在铜锅中间。
不一会儿,汤就滚了起来。
“元元,好好尝尝,这是地道的京城风味!”肖阿姨热情地说道。“好咧!”黎元元一见到吃的,眼就发直。
这种吃法,让她找到了后世的感觉。
这一顿饭,吃得十分畅快。
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
吃到最后,黎元元只觉得好饱啊。
一旁的邓萧,也是面色红润,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汗。平时他在学校里吃食堂,清汤寡水的,也没什么油水。今天难得吃一顿好的,自然要敞开肚子猛吃一通。
黎元元注意到,席间大家都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