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5 / 7)
说。”
“除非是君实相公亲自出马。”蔡京郑重说道。
“卟……”王谷长长出了口气,不由得笑出声来,道:“我还以为是何事。便是你不说,只要拿到证据,君实相公肯定不会置身事外的。司马君实岂是玩弄权谋的人!元长若是肯出力,是国家之幸……”
蔡京却只是静静地望着王谷,并不搭话。但过了半晌,见王谷依然自顾自滔滔不绝地说着,并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不由在心里苦笑了一下,只得开口说道:“世用兄,以朝廷制度,我有何理由将证据放到你们手上?将来追究起来,我脱得了干系么?难道你想让我带头拜表弹劾么?”
王谷顿时怔住了。
“我既不是什么‘石党’,也不是什么‘旧党’。”蔡京冷冷地说道,“国家的大义,我不能不顾;但是朋党之事,我亦是绝不肯沾惹的。况且,朝廷法度,也不当为了某一件事而破坏。依常理,我若是发现太府寺有什么问题,应当上报寺卿,最多是送到政事堂,若他们隐匿不报,我才好拜表弹劾。否则,我将置太府寺卿于何地?置政事堂诸公于何地?但我若将公文送到政事堂,君实相公能不能看到,便不是我能预料之事了……”
蔡京在心里冷笑:难道我还会大张旗鼓将证据都搜集齐了给你
们么?那我便不是结党也成结党了。他最多只是在太府寺撕开一道口子,让司马光有机会进来而已。司马光是个聪明人,只要他撕开了口子,他就一定看得见。但在不能肯定能置吕惠卿于死地之前,做出头鸟得罪吕惠卿,绝非智者之举。他是石越的棋子,司马光也同样能成为他的棋子。君子可欺之以方,在蔡京看来,司马光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杆大枪。司马光的安排,他冷眼旁观得很清楚。尽管新官制后御史台某些职权受到限制,但有着监察百官之权的兰台,依然是对抗两府最好的选择。司马光与吕惠卿之间的斗法,御史中丞的人选一定将是双方争斗的重点。若范纯仁出掌兰台,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指派殿院、察院御史,吕惠卿执政近十年,他四个弟弟,四个妻弟,还有门生、亲友、党羽,虽然大多数只是些小官,但其中却不知道有多少污浊混事,一件件清理出来,便足以让皇帝对吕惠卿丧失信任。而且,蔡京想都不用想,也知道益州路那边藏着掖着多少事,只要范纯仁向益州路派一个得力的监察御史,便能把天都捅个窟窿出来!但这肯定也是吕惠卿要极力阻止的。所以,现在司马光最好的策略,便是设法在吕惠卿的几个弟弟、妻弟身上找出点够斤量的事情出来,再由御史弹劾,甚至发到御史台狱,吕惠卿自然要引咎避让,即便是不够赶他下台,至少在御史中丞的任命上,吕惠卿便说不上话了……甚至,若这几桩事情够分量,有范仁纯在御史台居中策应,便是一举扳倒吕惠卿也不是不可能的。
便让司马光来替自己和石越把吕惠卿扎得浑身是洞然后还来感谢自己欣赏自己吧……至于御史台,蔡京在心里思量着,他对范纯仁始终看不透,这个人聪明、正直、又极温和,绝不偏激,这样的人,直觉里,他感觉自己没必要去沾惹。既然要卖人情,自然是司马光比范纯仁要有用得多。
王谷怔怔地看了蔡京半天,蔡京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他才终于明白蔡京是想让自己将他引荐给司马光。
※※※
郑州须水镇。
唐康站在须水桥旁边的一座凉亭边,仰面看着满天的星宿,一袭黑绒的披风,将他整个人都裹在黑色的夜幕中。
这里距汴京只不过一日之遥了,但离汴京越近,唐康就越是感觉到一种不安。一向被人赞为“刚毅果决”、“少年老成”的他,此时心里却如同一团乱麻似的。派回汴京报讯的家人也回来了,可石越捎来的话却让他摸不着头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是什么意思呢?唐康知道这是《老子》里面的话,他忍不住低声颂吟道:“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石越似乎是在教诲他什么,但唐康却又想不太明白。“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唐康反复低声颂吟着,想要悟出点什么来,却又心烦意乱,全然不得要领。
唐康知道自己是惹出大祸事来了。
但他绝不后悔。
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晚上所见到的情形——平定渭南兵变后,他是与李浑一道进城的。进城之后,两人的身子一直都在不停地颤抖。那个姓周的县丞被剥皮后那种惨相,还有渭南城中被乱兵洗劫过后的惨景——便是修罗地狱,亦不过如此。整座城中,到处都是惨死的无辜百姓的尸体,上至老人,下到婴儿,每具死尸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唐康是手中沾满鲜血的人,他在戎州亲手诛杀的人便不下数十,经他手令所杀的人更是数以千计。但是,他从来没有过那天的感觉,无比的愤怒,无比的痛恨,无比的悲悯……这是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一种五代时期的武人之祸,他再也不想有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