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6 / 6)
梁河、岐沟关、君子馆(注:此处分别指宋太宗败于高梁河,曹彬败于岐沟关,刘廷让败于君子馆。),可不是澶州之誓……”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但签书今日也见着了,咱们本以为以万余精兵,以逸待劳,击溃一支南朝马军,纵不说易如反掌,亦是十拿九稳之事……”
“这回确是咱们失算了。”萧岚苦笑两声,“我契丹以骑射为立国之本,马战本是我朝所长,哪料得到……”
“攻城不能克姚兕,野战不能胜李浩!”韩宝长叹一声,移目注视萧岚,道:“昔日宋太宗久攻幽州不克,遂有高梁河之惨败,正足为今日之鉴。这仗不能再这样打了!”
萧岚听到这话,心中一动,望了韩宝一眼,试探道:“那晋公以为该如何?”
“大辽所长,在于来去如风,穿插调动,待敌疲分散之时,聚集优势兵力,以雷霆万均之势,一举击破之。但这些年,咱们打蛮夷打多了,如今与宋人交战,竟也用与蛮夷的法子来打,这阵战攻坚,对付那些蛮夷还可以,与南朝,岂非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晋公说得极是。”萧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咱们将成列不战的祖训都给忘了。”
“如今若是依我之见,咱们当再调集所有兵力,猛攻深州,但无论攻不攻得下,打完之后,便该当撤兵了。”
“撤兵?!”萧岚虽然已经觉察到韩宝也有厌战之意,但是仍然万万没料到他竟然会对自己说出来“撤兵”这两个字来。
“不错。”韩宝却是毫无避讳之意,“若是下了深州,吃掉姚兕,那便是又一个君子馆,咱们这次南下,便算是竟全功了。趁此机会,能议和便议和,不能议和,便叫南朝调集军队来追咱们罢,看看这次,他们咬不咬得动南京城。若是攻不下,咱们更不当再在这坚城之下,拖到师老兵疲,坐待南朝各路之兵大聚。况且如今将士离家两个多月,正是渐生思乡之绪的时候,士气亦不可能与初来之时相提并论……与其师老无功,不如明岁再来。”
韩宝与萧岚并非至交,萧岚又是监战,此时他当着萧岚如此直言不讳,虽说每一句话都正中萧岚下怀,但反倒令萧岚疑惧起来。他一时疑心韩宝是受人指使,故意来套他的话,有所图谋,但心中思忖再三,却又觉得这未免过于匪夷所思——就算韩宝与耶律信勾结到了一起,无论怎么说,如今却还不到耶律信与他公然反目成仇的时候。
转瞬之间,他心里便想过种种可能,最终还是觉得这的的确确只是韩宝的牢骚——不仅仅是对耶律信作战方略的不认同,更多的,还是对耶律信又派来慕容提婆这个使者的不满。韩宝乃是大辽有名的上将,他心里并不会真的认为自己比耶律信差多少,如果说萧岚来监战,还是循惯例,况且萧岚本人的资历亦不辱没了韩宝,那么这次耶律信遣来慕容提婆,却已是一种赤裸裸的不信任。
这对于韩宝来说,既是一种侮辱,兴许他还看成了一种挑衅。
而韩宝心里也肯定知道他萧岚对于这场战争的微妙立场。
如果他是来寻求联盟的,而自己却因为猜忌而不肯表露出相应的诚意……想到这里,萧岚决定就算冒点小风险,也不能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若能与韩宝结成联盟,无疑有利于他在未来占据对耶律信与耶律冲哥的优势。
“晋公,理虽如此,然恐兰陵王绝不肯轻易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