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火之极(2 / 2)
智修者。”盲佛在灭轮当中,亦闻雅僧之名,才有今日之会,“仙乐响动,普照十方大地,遍布三界四境,达者自有闻者矣。雅僧佛公子之名,盲佛在灭境也是早有耳闻。”
“佛者过誉。”
“大师见吾形貌,当知吾入苦境深意。然天命未达前,盲佛欲向大师请益,共论佛理。”雅僧闻之泰然自若,便请佛者赐题,盲佛手持柳枝,点滴成雨,在一片朦胧中展开佛理论道,“吾不生双眼,自幼修行,初百年,脱物外,了生死;又百年,知天命,顺天意。敢问大师,天命何物?”
“天命是生而在世当为之事,众生皆有天命,用怎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天命,便是知命与不知命的差别。”盲佛闻之又问天命何来何去,雅僧微笑应答,自有一番清风拂柳之气,“天命不过因果,来是自然,去也自然。”
“如何说是因果?”
“如佛者应天命而来,是因也是果,是种万千生灵救亡图存之因,也种未来千灾万劫之果。因果一种,便有后人承接这份天命。成就天命是因果,不成就也是因果。差别成就是善因,不成就就是恶果。如此而已。”雅僧的话令盲佛心生一感,开口问道:“若盲佛于此自尽,四柱崩毁,神州亿万生灵因此而亡,这份天命又当如何?”
“不如何。弃天帝之乱是无数恶因恶果共同积累。佛者一念为恶,是为这份共业加上最后丝微的重量,是最后一根羽毛,压向众生步入同灭之境。”
“吾一人之念,引致众生受害,如此公平吗?”
“公平。”雅僧如此肯定的回答,使得盲佛心中一阵微微悸动,雅僧随后讲出一则故事,“有一贾者搬米上船,至九百九十九斤,而船稳水平,贾者最后再放上一斤,此时舱破船沉。是最后一斤米害了整艘船吗?”
“吾曾恨不得一睹素还真,今亦恨不见达者。”盲佛闻言开怀一笑,大有相见恨晚之势,雅僧依然谦逊有礼,“佛者过誉。佛者肯为苍生受劫,才真是吾佛慈悲心肠。”
“盲佛虽应天命而来,却不知详情。该如何做,还请大师详说。”
“先找寻一名能为佛者接上双眼的人。”雅僧拿出一封信,交给盲佛,又是一番殷勤托付,“烦请两位前往豁然之境,将这封信转交剑子或者苍。”
盲佛应下,循着鼓音,一步一步的向着豁然之境而去,去完成自己出世的所要完成的未来,那是天命所归,亦是苦境希望。手持柳枝挥柳成滴的佛者,水滴以一化万、万成七色甘霖,普降灭轮作化万物,今后,便要以一双慧眼,开启神州的未来。
异度魔界密室之内,伏婴师转瞬之思,心想:“魔皇需要回到天魔池重新纳气回元,是何种原因?三座神柱以毁,魔皇的力量应不再因为空间失衡扭曲而力量不稳,是寄身圣魔元胎之故吗?虽功力上有所限制,但在人间应无可匹敌才是。”
思至此处,手指绿光一闪,魔力点在墙上,顿显金山海域之象,“叶小钗,你终于是露出行踪,而你的双腿残废了吗?受魔皇一掌,叶小钗未死,这名女子说出不能动武,又有解围之人,证实他内元受创,功力未复。这名女子,是她,她为何会出现在金山海域,阻碍就该除掉,但,棘手啊。”
随着画面的变动,伏婴师心中也是异常的起伏不定,“魔瞳之戒仍在你的手上,眉目残存魔之影,吾当初所下的无形咒印要你之功力受玄宗密式压制,一遇玄宗,非你死,便他亡,只是想不到耸理原一役,你之意识受吾控制,虽被取得紫霞之涛的素还真解破封印而住手,但仍脱不过吾之控制,让你杀死墨尘音,你本该死在赭杉军之手,想不到你竟然如此好运,逃过赭杉军剑下死劫,这口魔瞳,吾灌注了弃天帝神力,朱武也无法为你解之,遇上魔皇,等于是再起咒力,注定你将在人魔两界不容之途,若无吾之解封,你越是与魔人对战,魔瞳之戒就会加上你再度入魔的几率,哈哈哈哈。”
伏婴师画面收起,恰逢拜江山传讯而来,“秦假仙找上叶小钗欲查苦行者双眼,嗯,烈风扬,领兵追踪秦假仙,抢夺苦行者之眼。”
烈风扬领命而退,就在此时,伏婴师莫名的感应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力量,“苦境进入一股不寻常的邪力吗?局势越加的复杂了,嗯,继续追踪他们的目标在何处。”
树林之内,月灵犀为劝孽角,再开战局,孽角与学海无涯的恩怨如何了结?极雷之丘,黑羽恨长风找上神秘老少,目的为何?计中计,谜中谜,雷霆伴随着夜雨,将为苦境未来带来何种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