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一场雨(2 / 3)
西!”
“那是因为她自己都认为拿不出手吧。”
“拿不出手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她反而拿的出手给b组了?”
这里面的原因就相当的复杂了。因为一个剧作家,尤其是作为一个为特定团体去写剧本的作家,平常自己给自己写的作品可以天马行空随便乱写一通,不需要考虑实际。但是,如果带了任务有目的去写作品,肯定要考虑实际可行的因素。比如说,演员能否做到表达到剧本内容里面需要呈现出来的东西,有些高难度艺术表达,甚至是想都无法想象的东西,叫舞台导演和演员怎么完成呢。
要是往常,张子聪想都不用想,直接认定顾长清这是拿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然而现在有一个人,让他不得不十分警惕。
甘声荣想的却不是张子聪所顾虑的,他的第一个想法就和张子聪不同:“这样的一个剧本内容,在立意方面就差平阳公主一大截了,有什么好顾虑的?”
张子聪吃惊的眼神落在这个老头脸上。一瞬间的内心里想不通的是,这个老头居然能和顾长清他们竞争到现在吗?
是,平阳公主看起来也有新意,很能代表整个国家文化。可是现在全世界的文化潮流不仅仅是单纯的集成而已,而是要继承加发展,等于说要在创新上加上一个巨大的台阶。仅仅是这样的历史剧,貌似在各国舞台上都有过诸多的剧本了,单纯从自己国内出来的历史剧来看,每年都至少有一本,而且不止在舞台上也在电影和电视剧上呈现,可以说是相当的审美疲劳了。
“评委是专业人员,不是普通老百姓,他们要以专业的知识去评判,只有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会一直以为最新的就是最好的,没有见过的就是好的。从不知道,见过的才有可能是最好的,这就是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发扬的原因!我们这次国际交流活动的目的性就在于此。抛弃传统历史,去弄什么标新立异的东西,是违背此次活动的主旨的。”甘声荣振振有词地发布了一堆言论。
张子聪内心里想的却是之前自己爷爷说的话。钟其仲压根连打探这边准备工作的念头都没有,不是说钟其仲顾虑什么主办场地主办方的原因,单纯就是钟其仲根本看不起。
钟其仲说:他们肯定是推出什么历史剧,不用想都知道。
真被自己爷爷一口言中了。
要知道,钟其仲是主评委之一,代表了整个评审的主要导向。至于另一个主评委郑甘菊,郑甘菊更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只看她出来的作品都知道,从不会说按部就班按照原来的东西去做,出来的作品都是让人炸一跳很惊艳的。
对此,更令张子聪吃惊的是,甘声荣居然这样说:“郑老师就不说了。她的风格和我不一样。但是,我有绝对理由相信,有钟老在这里。钟老是个研究历史文化的人,肯定会支持我的想法。”
甘声荣这般揣摩他爷爷,认为他爷爷只是个老古董,张子聪彻底无语了。
拿到顾长清电话的李薇薇,马上打给了顾长清。
没想到顾长清那边已经在等着她来电话,一接到马上问:“你看了剧本没有?怎样,感觉有可能实现吗?”
“老师所写的东西很有意思。”李薇薇说。当拿到剧本的刹那,她的第一感觉是,远比之前那两个剧本要好多了。原因在于最少是很有新意的立意,没有见过的,让人有更深层次思考的立意。
平阳公主的剧本只是呈现历史,给予人个性深层次思考的东西其实很少。有人说由历史可以反思到今日,但那是不专业不清楚如今的艺术发展潮流,已经到了如西方现代画的抽象派。
历史剧是很好,却有简单敷衍之嫌疑。相反,只有极富创新意识的独立现代剧,才是一个真正能成为里程碑的东西。这是,后者要成功很难非常的难,需要整个集体的全面配合才有可能成功。
这种配合,可就不仅仅是指按照剧本去演而已了,而是需要更多连同演出人员在内的集体智慧,去一起创新。这对于舞台演员的要求一下子提高了一个高度不止。
很多演员或许专业水平很高技巧很好,但是论创新这个东西,还真是大多数人没有具备的。否则,每个演员都自己可以成为编导了。
显然,顾长清现阶段终于敢把这个剧本拿出来,是由于她渴望已久的人出现了。
“你觉得有意思,是什么意思,可以说来给我听听吗?”顾长清压抑着心头起伏的情绪,冷静地问着李薇薇。
“这个剧的立意,颇抽象化。比如说,年轻人的迷茫,这初看起来像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然而从艺术内容形式来看,无疑顾老师打破了传统,描述了一个特别的故事来呈现这种迷茫。”李薇薇边琢磨着手里的剧本故事边说,“主角在剧中看到了好几个东西。说是东西,是因为,它似动,又似不动。我猜测,顾老师是想表现类似时间的一种动态,来体现迷茫只是时间长河中不可抵抗但是或许会存在很久又或许会很快消逝再次复出等现象。这是我见过的所有迷茫解释立意中没有见过的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我相信,只要配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