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定情(2 / 3)
爷今儿就是看上你了,你说怎么办吧!”那醉汉说罢,便伸过手来要抓智通的脸,引得后面几个大汉亦是仰面而笑。徐妙锦见状,连忙抄起了盛粥的大铁勺,狠狠地敲在了那醉汉的手臂上,那醉汉一缩手,被这烧的直烫的铁勺砸了一下,手臂亦是通红,疼了哇哇直叫。
“他娘的,贱人,你干什么!”那醉汉捂着手臂,嘴里不干不净地骂道。
后面一个醉汉上前扶住他,在他耳边耳语了两句,这醉汉猛一抬头,眼睛一亮,这小姑娘真是姿色清丽,花容月貌啊!
那醉汉啐了一口,嘴角泛出一丝邪笑道:“哟!这还有一个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呢,爷今日可是艳福不浅啊!”说罢便朝徐妙锦走去,徐妙锦用那铁勺护在自己身前,警告那醉汉不要过来。
就在这一瞬间,一个高大的身影擒住了那醉汉的胳膊,往后便是一掰,那醉汉便疼的呀呀呀直叫:“谁!谁挡了爷我的好事!”
徐妙锦定了定睛抬头一看,发现那人正是燕王朱棣,只见燕王朱棣又用力地掰了那醉汉的胳膊一下,此刻骨头错位的声音格外刺耳。
朱棣警告那醉汉道:“你若敢上前动她一下,我此刻便可要了你的性命!”
与这醉汉同伙的那几人,此刻已经吓了伏地,准备脚底打滑就开溜。
被朱棣擒住的那个醉汉明显已经脱臼,此刻已经疼的酒醒了七八分,连声求饶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啊!”
朱棣放开了那个醉汉,又狠狠地踹了他一脚,那醉汉一个趔趄扑到了同伙身上,连忙磕头跪拜道:“谢大人饶命,小的不敢了!”
此刻栖霞寺的武僧们亦闻讯而来,他们手持僧棍,把那几个醉汉围了起来,那几个醉汉见此时对方已经人多势众,又忙向武僧们磕头求饶,燕王朱棣冷声呵斥道:“还不快滚!”
那几个人听闻此话,连忙连滚带爬地向山下跑了。徐妙锦放下手中的铁勺,走了过来,燕王朱棣忙扶过她道:“锦丫头,你没事吧?”
徐妙锦笑盈盈地看着他,玉面含羞地道:“大姐夫你怎么来了?”
“还不是觉得你这丫头一个人上山,放心不下。”朱棣柔声说道。
徐妙锦此刻只觉得不好意思,便扭过头去,不想让他看到自己脸红心跳的样子。
夕阳西下,湛蓝的天空浮动着大块的云朵,在夕阳的辉映下被染的火焰一般嫣红,两人并排走在下山的路上,徐妙锦抬头看了看这夕阳余晖,不禁赞叹道:“好美!”
朱棣转过头来,凝视着小姑娘微笑的侧脸,此刻被夕阳的余辉映着更显娇俏,心中不由得感叹,那夕阳怎美得过你。
此刻只见山间一清泉,夕阳映照下的潺潺流水,声音似琴弦拨动,晶莹明澈,甚是温婉动人,徐妙锦连忙跑了过去,挽起袖子捧了一捧泉水,轻轻饮了一口,那泉水甘甜清澈,沁心明气。
朱棣此刻已看到她玉臂上如翠竹凝脂般的玉镯,便疾步走上前来,捧起小姑娘的手腕道:“这是你大姐送你的?”
徐妙锦忙缩回手臂,眨了眨传神动人的大眼睛,便低下头去害羞道:“大姐说这玉镯是孝慈高皇后赠与她的。”
“答应我,不要摘了它好吗?”朱棣眼中如蓄起如水般的柔情凝视着她,徐妙锦轻轻抬头,四目相对间便是一刹那的电光火石般,灼的她脸颊像染了天边的晚霞般,她扭过头去,神情紧张,手中不断卷着腰间的宫绦道:“我……我还没想好。”说罢便急冲冲地向前走去,不敢回头。
望着小姑娘的背影,朱棣此刻内心亦是十分挣扎,自屏藩北平,到接管北疆的防务,处理军国大事他一向坚决果断,从未有一件事如此萦绕在他心头,让他患得患失。碍于自己妻妹的身份,他亦只能按下心中日益滋长的情愫,欲进又止,此刻心中即已认定,为何还要见自己心中所思之人就这样从渐行渐远呢。他快步走上前去,拉住了徐妙锦的手臂,柔声道:“锦丫头,自那日在北平从那伙人手中救下你,日益相处间,我便不觉对你倾心。”
徐妙锦此刻其中心中想说,其实我亦是如此,但碍于女孩家的情面,又不好开口,她只得睁着大眼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如今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美好,可是她是知道历史的人,她脑海中瞬间闪过了靖难之役,诛十族,瓜蔓抄这些残酷的事实,身上不禁打起了寒颤,到那时她能保护得了身边的人吗?不知不觉间,眼中已是泪水涟涟。
朱棣见她身上不住地打着寒颤,便将自己身上的披风取下,披在了徐妙锦的身上,关切地问道:“锦丫头可是生病了?”
“没有!”徐妙锦转过头去,不敢看他。脑海中一次次地闪过身边那些人将来的命运,已经哭的说不出话来,她心中此刻如刀割般痛,在北平之时,她刚穿越到这个世界,并不知道京中有这些故友。可是上天让她遇到了他,日益滋长的情愫很快便将她吞噬,她心中有他,可是将来要如何面对京中故友们的命运呢!
如果她能改变历史呢?如果她能救得了那些人呢?
朱棣走到她面前,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