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明穿之朱明绣锦 > ☆、第44章 储君之位

☆、第44章 储君之位(2 / 2)

帮文官的口舌了,如此这般,置秦晋二王于何处?”

“所以大师的意思是……让本王甩开手,万事不管?可如若那黄口小儿被立了皇太孙,那一切不都晚了?”燕王朱棣目光炯炯地盯着道衍,他心中不明白这个和尚此刻究竟这想些什么,如若现在不争,难道他想让他将来起兵造反?

“不是不争,殿下可知自太子薨逝之后,晋王殿下曾三次遣人进京,以祭奠太子为名,借机在皇上那里表孝心,听闻晋王殿下往京中送了不少珍贵礼物。”道衍和尚掩了掩胡须,淡定地说道:“但越是这样,越是适得其反。殿下可知晋王曾经多次派人暗地里查探殿下的过失?”

“本王身正不怕影斜,他那是枉费心机,难道他还能栽赃陷害本王不成?”燕王朱棣一听,心中便甚是愤恨,这三哥到底是在迤都之战与自己结下梁子,始终不肯善罢甘休。

“话虽如此这般,可还是要小心行事的好,我们不是怕晋王栽赃陷害,怕只怕他暗地里制造流言蜚语,到时候殿下有理也说不清。”道衍语重心长地说道。

燕王朱棣叹了口气,他承认他是对晋王轻敌了,如若晋王自己当不成太子,却偏要拉他下水,弄个鱼死网破,到时候谁也当不成太子,反而遂了晋王的心愿。

道衍此刻眨了眨眼睛,微微一笑道:“听闻今年北平一带,风调雨顺,昌平县有一片谷子提前成熟,且形态极其特殊,一株上长了三穗儿,人称‘嘉禾’?”

“却有此事,前几日县令已将那嘉禾亲自送至王府,此刻正摆在存心殿的案几上呢!”燕王朱棣不解地问道,此刻他亦猜不透这和尚又打的什么主意。

“当今圣上出身贫农,又好清廉,尤其重视这万物生长之土地,那些什么个奇珍异宝,根本不入陛下之眼,如若此时殿下能献此嘉禾与圣上,定能赢得圣心!”道衍此刻目光坚定地说道。

是啊,如若洪武皇帝朱元璋认为太子之薨是上苍降与他的一场灾难,那么这北平土地所生长出来的嘉禾,却又显示了上天的恩赐,这一灾一恩,上天冥冥之中要把太子之位指向谁,确是再明了不过了。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燕王朱棣心中一喜,他自认为这嘉禾定能扫去父皇心头的乌云,每当洪武皇帝看到这嘉禾之时,便会想起孕育这嘉禾的土地,这恰恰也证明了只有他燕王,才能给这个庞大的新生帝国带来祥瑞。

就这样使臣带着那嘉禾和燕王朱棣的希望进京了,只是没想到的是,带回来的确是,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洪武皇帝决意册封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消息,此消息一出,确实是给燕王朱棣当头一棒,京中传来的密函中如是说:

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东阁门召见群臣,商议储君人选,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

殿堂内安静一片,好似掉根针都能听到一般,众人皆不敢答话,无人能猜透皇帝心中所想,也无人敢揣测皇帝的圣意。

“陛下!”正当这鸦雀无声之时,突然有人高声喊道,那声音浑厚有力,朱元璋不禁被这声音惊住了。“陛下,老臣刘三吾有话要说!”

这刘三吾时任翰林学士,是当时有名的大儒,也是位受人敬仰的龙钟老人,以一向为人慷慨,不设城府扬名于世,人称“坦坦翁”。因其博览善记,应对详敏,屡承顾问,悉多称旨,朱元璋常向他请教治国安民之道、选贤任能之策,并委以刊定典章礼制及三场取士之法的重任。

“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 刘三吾跪伏在皇帝的御座前,朗声抗奏道:“请陛下三思啊!弟不可先于兄啊!皇孙世袭大统,礼也!”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中的道衍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我会在第四卷里揭秘的(o^^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