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削藩(三)(1 / 2)
第七十一章削藩(三)
只见得道衍放下手中茶杯,娓娓道来:“朝廷这一步棋走的是投鼠忌器, 一是要以儆效尤, 二则是要引蛇出洞。现在众位藩王都在看王爷的表态,如若王爷此刻委曲求全, 那其他藩王便是一盘撒沙,力量便无法凝聚在一起, 到时候朝廷一个个的击破, 王爷孤军奋战,还有多大胜算?”
朱棣眉宇紧锁地锤了下桌子, 叹气道:“大师所言却是,可就算本王不议五弟的罪, 其他藩王便会跟我一心吗?”
“如若殿下向朝廷示弱,那朝廷削藩的决心只会更坚决, 殿下身为诸王之长, 众人都在等着你表态,殿下此刻决不能示弱!”道衍目光中充满坚定,灼灼地看着朱棣。
朱棣心中权衡了一番, 思量着, 按洪武皇帝定下的《皇明祖训》, 只要周王犯的不是谋逆之罪,其他之罪, 以他在宗人府的地位,都可以商量,那么这奏书该怎么写, 既不得罪朝廷,却也不能坐实周王犯罪一说,他当即思量道:“多谢大师指点,本王已知该如何了。”
燕王的奏书不日便抵达了京城,满朝文武,天下人都在翘首以盼燕王表态,看他是否被这削藩之刀所震慑,已向朝廷俯首称臣。
建文帝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奏书,他居然被感动了……
只见那奏书上写着:“若周王橚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显著,《祖训》且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议,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 ”
不得不说,燕王这奏书写的确实高明……不但没有议罪,还替周王求了情,但求情的同时,又与他讲理。且字里行间棉里带刺,这表面上柔和,恭敬的回音,实则充满了杀气。如果周王所作所为形迹暧昧不明显,那么希望皇帝能念及大家都是至亲的份上,就饶了他吧,成全骨肉之恩;如果周王所作的事情违法犯罪的形迹已经十分明显,反正有《皇明祖训》在,我等做臣子的还敢多讲什么呢?
而这“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又恰到好处的帮建文帝找了个台阶下,他建文帝不是想施仁政吗?那燕王恰恰说的就是,希望他看在祖宗的面上,法外施仁,从轻发落啊!
建文帝读罢,心头便是一热,到底还是从小受圣人之道教育,念及亲亲之情,更何况写这信的人毕竟是他亲叔叔啊!
黄子澄和齐泰可并不这么想。
皇上早朝之时听闻刑部尚书与御史奏报,说其他几位藩王在国多有不法的时候,还曾拍案而起,声色厉俱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来着,他还鼓励有司查访其他藩王的罪行,说话时慷慨激昂,显示了这位年轻新皇帝的魄力与胆识。怎么这燕王的一封信,就把皇帝感动成这样……
“这是妇人之仁啊……皇上这样,会坏了大事的!”黄子澄在齐泰面前嘀咕道。
“黄兄,慎言啊!”齐泰撇了一眼黄子澄,摇摇头道。
“咱们一定要狠下心来,劝谏皇上,不能如此法外施仁,燕王这封奏书居心叵测,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皇上只是一时被仁慈蒙蔽了双眼,你我二人必须要提醒皇上此事啊!”黄子澄皱了皱眉头,与齐泰抱怨道。
齐泰冲他点了点头,旋即二人便奏请去乾清宫觐见皇上,建文帝见两位爱卿到来,也刚好想与之相商燕王奏书一事,二人来的真是正是时候。
“二位爱卿以为燕王此奏书如何啊?”建文帝御座上正襟危坐,问道。
“皇上,燕王此奏书昭然若示其居心叵测,陛下不能仁慈对待啊!”只见黄子澄圆鼓鼓的脸色硬凹出一丝正气的表情,跪拜奏道。
年轻的建文帝轻轻蹙起眉头,他本想着念及亲亲之道,对周王法外开恩了,结果此刻黄子澄却突然如此进言,着实是让他拿不定主意了。
齐泰见皇上面带犹豫之色,便躬身奏道:“回陛下,此刻燕王已经表了态,咱们也就达到投石问路的目的了,其他藩王吗,未必有燕王这城府,说话这般滴水不漏。待到其他藩王的奏书进了京城,咱们就可看出谁是依附于燕王的态度,谁是心向朝廷的,到时候只要是替周王求情的,咱们都可一网打尽了!”
朱允炆轻轻颔首道:“尚礼先生说的是,燕王在北疆拥兵自重,朝廷虽削了他的兵权,但是他在北疆势力根深蒂固,朝廷尚不能完全控制,只能先剪除其他藩王,再来个瓮中捉鳖了。先生于我,就如孔明于玄德啊!”
黄子澄听闻此言,心中甚是不悦,他是孔明,那将我置于何地!当齐泰拱手自谦之时,朱允炆也看出了黄子澄心中不悦,连忙圆话道:“朕今日有二位爱卿,便如卧龙凤雏在侧啊!”
黄子澄这才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这削藩之刀终于落到了代王朱桂头上。虽说徐妙清早就收到了妹妹的书信,可是他们夫妻二人,早就貌神离合了。徐妙清一向善妒的性格,到了大同并没有改变几分。朱桂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