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穿越同胞?(2 / 2)
依靠,那就不如在冲天的火光中,得道升仙吧……
---------------------------------
“十二弟***了?”北平城内燕王府中,朱棣听到消息拍案而起。
“私印钞票,哼!这帽子扣的倒是不一般。”道衍在一旁冷哼道。
“那小子到底想要干什么?非要把我们这些叔叔都逼上绝路,才肯罢休吗!十二弟死的着实是太冤了些!”朱棣紧握双拳,心中抑制不住的怒火与悲痛,此刻都集中在手中,他重重地向桌上锤去。
“殿下此刻可下定决心了?”道衍见时机成熟,便再次鼓动道。
朱棣目光中突然闪现过一丝亮意,可旋即却又黯淡下来,他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朝廷先是派了工部侍郎张昺出任北平布政使,又派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掌握了北平的军事控制权,其目的就是为了帮朝廷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本王已经交出了兵权,现在如何能起的了事?”朱棣沉思了片刻,问道衍道。
此刻只见道衍附耳低语了几句,朱棣听闻之后,方觉此计甚妙!
---------------------------------
自那日在乾清宫,黄子澄见那吏部的花名册上方孝孺的名字,惊呼旷世奇才之后,建文帝朱允炆便派人去蜀地把方孝孺迎到京城,请他出任翰林侍讲,并委以重任。朱允炆喜欢读书,每当碰上疑难,就召见他让他讲解。百官奏事,决定群臣的面议可否施行时,朱允炆便命令方孝孺趋身屏风之前批答文书。
年纪轻轻就登上帝国顶峰的建文帝,一心想要建立自己的“建文盛世”,他一心想要革除洪武朝的苛酷专滥之政,减轻江浙重赋,开广言路,虚心纳谏。
然而方孝孺等人,包括建文帝自己,始终还是理想主义者。
先秦儒家思想,复兴周礼,这些在世人眼中看似迂腐,又不与时俱进的理念,被建文帝和方孝孺奉若神明。遵循先圣之教诲而实行德治宽政,是个美好而又缥缈的愿望,这世间有多少圣人,真能做到孔子那般?指望天下人都可以做圣人,这本身就是天方夜谭罢了。
迂腐的书生,误国啊!
江南地区向来是富甲天下,朱元璋建国之时,便高瞻远瞩,定下了独重江南赋税的政策。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正是需要江南经济支撑,在这个时候帮国家一把,这就好比二十一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收富人税一样,当年法国刚刚宣布要收富人税,法国富豪们便纷纷移民去比利时,瑞士,俄罗斯。
可是建文帝一上台,就下诏要求江南赋税与其余地方相同。没了这档子富人税,国家收入要少多少啊……
大侄子那边搞什么迂腐的复兴周礼,减免富人税这些荒唐举动搞的热火朝天,北平这边也没闲着。
自道衍在朱棣耳边耳语了几句之后,燕王府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了,不过这些吗,当然不能在建文帝派来的那些细作眼皮子底下干了。
燕王府之内,已经秘密集结了大批招募的强兵壮士,正进行着军事训练。
有了兵,就不能没有武器啊,燕王这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命人建造了一个很大的地下室,悄悄制作兵器。但打造兵器的声音很大,掩耳盗铃是行不通的,燕王就索性命人在附近开办了多个养鸡场,这外面鸡咕咕咕地叫着,地下室里叮叮当当打造兵器的声音络绎不绝,外人竟然一点都听不见!
他真的已经做好要造反的准备了吗?
全天下人都等着看燕王何时会俯首称臣呢!全天下人要看我的笑话,我便偏要反其道而行!
沉重的洪武三十一年终于翻过了他历史的一页,建文帝迎来了真正属于他的时代,建文元年。
就在朝野上下一片欢庆建文元年到来之时,天下人没想到,满朝文武没有想到,建文帝更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来了!
没错,燕王朱棣,进京朝晋新帝!他!居然真的敢来!
满朝文武听闻此言一片哗然……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大家是不是都觉得什么奔丧啊,削藩啊,主题太过沉重了,朝廷之事看不懂啊,只想看小甜饼啊?如果你们是这样想的,就放心大胆的给我提意见哈!我也觉得最近几章写的太闷了……不要因为这个就离我而去啊啊啊啊啊!!!!如果有意见!请提意见!
那几章写奔丧和削藩朝堂之事是不是写的太深了???但是男主也不能什么都不铺垫就造反了不是??造反也总得有个过程吧……
还有就是前面修过的地方对之前看过前面的人是没有影响的,前面剧情没有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