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风起(1 / 2)
第九十八章风起
徐仪华本是在马皇后身边耳濡目染的,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妻子本分, 是马皇后在世时再三教导她们的。如今即将荣登一国之后, 她心中怎能忘记洪武朝就定下的祖训“后妃不得干政”呢,可徐辉祖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
面对自己亲妹妹的恳求, 她一时心中也没了主意,只能顶着哭的红肿的双眼, 前来面圣。
朱棣自然知道她是为了徐辉祖而哭的, 不禁心中发了软,火气也消了大半, 只是那大舅子曾经想要他的命,虽然并未得手, 但动机却是十分可恶。
他静下心来想了想,自己得位不正, 一直打的是恢复祖制的旗号, 徐家那免死铁券,到底还是太/祖高皇帝御赐的,虽然洪武朝已经杀了不少手握丹书铁券的功臣, 但他朱棣, 毕竟不是他老子朱元璋, 如若真杀了徐辉祖,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徐辉祖的死罪虽被赦免, 但亦被削去魏国公爵位,终身幽禁在私邸。
当初靖难的功臣,如今皆已被封公候, 朱能被封成国公,张玉被追封荣国公,丘福被封淇国公,而险些命丧建文帝刀下的徐增寿,则被封了定国公。
朱棣也兑现了昔日里对兀良哈人的承诺,如今脱鲁忽察尔已逝,朱棣不仅封了巴音为平安侯,凭借着那将永远是秘密的血缘关系,还将整个兀良哈赐予了他作为封地。
周王,齐王,代王,岷王都恢复原爵即将归藩去了,谷王也由宣府改封到长沙,大家皆是欢天喜地,春风满面,纷纷为新帝歌功颂德,可唯独一人,心中却是空落落的,自己原来的封地被封给了别人,当初中分天下的承诺尽是空谈,自己将来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
徐妙锦在西宫中养病,却也多多少少听到了些外面的风声,她心中掐算着时间,也该是时候了。
这日沐氏进宫来探望小妹病情,徐妙锦便借机试探道:“四嫂能帮妹妹给四哥带个话吗?”
“妹妹想说什么?”沐氏好奇问道。
“定国公府的乔迁之喜,四哥在京的至交好友皆会到场庆贺,我……我想见宁王殿下!”徐妙锦目光笃定地看着四嫂的眼。
“这……恐怕不太合礼数吧……如今皇上虽然没册封任何嫔妃,可册封那是迟早的事,妹妹已是这深宫之人,怎好再去……要是皇上知道了,不仅会大发雷霆,估计宁王性命都会不保。”沐氏听闻此言,面上不禁露出担心之色。
“我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再去见他是不合适的,可我也听说皇上将宁王殿下封到江西南昌去了,我心中估量着,怕是参加完定国公府的乔迁之喜,宁王就要南下去就藩了,妹妹求四嫂,就帮我这一次吧,如若我不能在他就藩之前,亲口对他说一声对不起,那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心安……”徐妙锦强忍着肩上伤痛,握着四嫂双手,哽咽说道。
“可……皇上会答应,让你出宫吗?”沐氏见她态度坚决,试探问道。
“四嫂放心,定国公府的乔迁之喜,是我徐家一件大事,就是我不去求皇上,大姐到时也会张罗着去的。”徐妙锦面上微微含笑,自信说道。
“好,四嫂答应你!”沐氏将右手放在徐妙锦握的她手之上,信誓旦旦道。
被烧毁的乾清宫如今已经修整一新,永乐皇帝已搬回到乾清宫办公居住,新帝登基,公务繁多,却无论风吹雨淋,都日日不忘来西宫看望受伤的徐妙锦。
虽然两人每日相处的时间有限,但徐妙锦心里却是极暖,就这样静静倚在他怀中的感觉,很安心,任时光流逝,直到地老天荒。
他宠溺地刮了下她的鼻尖,含笑说道:“锦儿,你怎么这么傻,如果那日在秦淮河边,你真的离我而去了,那以后的日子,你让我一个人怎么过下去……”
“那你也不能离我而去,否则我也会过不下去的……”徐妙锦将头靠在他怀中,紧了紧扶在他肩上的手,眼中已有闪闪泪痕。
朱棣抱紧了怀中人,忧声叹道:“锦儿,朕不能封你做皇后,你可怨朕?”
徐妙锦听闻此言,挣脱开他的手臂,面色严肃地说道:“我从未动过要做皇后的心思,以前没有,以后更不会有,那皇后之位,只能是大姐的!请陛下莫要再提……”
她话还未说完,便被他按到床上,低头一吻,夺了未说完的话。
她想反抗,但肩伤未愈,只得哽咽说道:“你等等,我这伤……”
他嘴角一抹坏笑,轻轻拂去她肩上的发:“我会小心的……”
定国公府乔迁之日,秦淮河畔张灯结彩。
世人都知道洪武朝之时,中山王府徐家一门出了四个藩王妃,如今街巷百姓所称赞之事,自然是徐家又出了一位国公爷,并且徐家长女即将被封为皇后。
经过这样的乱世,徐家仍能在应天城中屹立不倒,极尽荣宠,这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啊。
定国公府门外已是挂上红灯,鲜花团簇,徐增寿带着儿子徐景昌站在门前迎客,如今永乐朝极尽荣宠的公卿侯爵,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