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圣物重现 (2)(9 / 12)
,想了想道:“应该生产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期间。”
“不是我国的,我们没有这样的船制。”另一名军人摇头。“那会是哪个国家的?沉没在这个海域的战舰,出了中国的,那就是美国和日本的。”
有人叫起来:“不会是神国丸号吧?至今没有找到下落,原来搁在这儿了。”
立即就有人跟着兴奋起来,神国丸这个词语,不断出现在密集的脑电波之中。
二战期间,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楚克群岛建立了军事基地,停泊大量战舰、飞机、运输船和商船改装的战船,神国丸号是其中一艘。
1944年2月,二战结束的黎明前黑夜,美军发动“冰雹行动”,5艘航母、4艘轻型航母载着超过500架战机,以及7艘战舰和大量巡洋舰、驱逐舰、潜艇,集体向楚克的日军进行猛烈攻击,被称为“美国的偷袭珍珠港事件”。
美军火力在空中、水面和水下三路进攻,同时封锁了环礁的水路出口,瓮中捉鳖,许多日本战机尚未起飞就被歼灭。
袭击一直持续到次日,日军巨大多数战舰和飞机被摧毁,日本海军就此失去了西太平洋的控制权。
但是其中也有极少数日舰突出重围,其中就有神国丸号。看来它航行到此地之后,最终还是难以免于沉没的噩运。
战争结束之后,日本方面一直寻找未果,据说有许多重要文件装载其上。民间对这艘战船也非常感兴趣,当然不是为了文件,而是因为神国丸号作为楚克群岛最大的一艘运输船,上面装载了大量财物。
黎小石、郭玉和黎云云等人未必熟悉战争历史,但是那些军人却知道其中底细,听说面前的战船有可能是神国丸号,一个个顿时眼睛瞪直。
公海中出现的一艘外国沉船,没有明文规定,其中寻到的有价值的东西,是需要上交国家的吧?
已经有人擅自从弹孔进入了船体。
指挥官看到了,但一声不吭。他很难下达让他们返回的命令。
更多的人瞅一眼指挥官,紧接着进入了弹孔。
黎云云紧随其后,有发横财的机会,怎么能白白漏过?
黎小石也跟了进去。上次在巫坆之墓,因为急于逃生,错失了那堆积如山的金币,眼下可不能再坐失良机。
郭玉撇了一眼指挥官,笑着进入弹孔。有好处干嘛不拿?装什么假正经!
指挥官咬了咬牙,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刚刚才死里逃生,捡回一条命,现在知道有财物,竟然不想回去了?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罢了罢了,要是回潜艇之前,能捞上一笔,回国之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他踢动脚蹼,钻进了弹孔。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千疮百孔。游走在船舱里的每一步,看到的都是战争留下的伤疤。
但是时间又给这伤疤披上了绝美的外衣,因为各种微生物附着在铜、铁、木、塑料上,因为所含有的元素不同,而呈现出斑斓的颜色。
也许再过几十年,上百年,微生物会将这里的一切都啃噬殆尽,就像啃噬一具鲸落。最终,战争的所有痕迹都被抹除,一切归于原始。
在各种青灰、灰黄、棕褐、棕绿等颜色之中,几块铁片之后有一抹亮光,一闪即逝。
有人兴冲冲上前翻开铁片,赫然出现一具骷髅,身躯蜷缩在狭小空间内,姿势极不自然。看样子是在战船遭受炮击之时,被断裂的横梁困死在船舱内,虽船下沉溺水而亡。
这个人也许是一名日本士兵,也许是船上工作人员,在受到各种鱼虾啃食之厚,血肉荡然无存,骨架也被微生物侵蚀,几近分离。再过几年,他就会与海洋真正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在骷髅身边,船舱底部,有一个黄色的金钟。
有人嘀咕起来,从形制来看,它是二战期间,每一艘日本战船都拥有的金钟,就像是战船的身份证。
金钟表面并没有全部被微生物覆盖,而是铺满“海雪”。因此轻轻一拂,露出一行铭刻在底部的环状日文。没有人懂得这里的意思,但是“神国丸”的日文与繁体中文一模一样。
果然没有猜错!
------------
二百一十六章 海妖的宝藏
所有人大为欣喜,看来这一趟不虚此行,也不枉出生入死一场。
但是寻找了这么久,只看到一个金钟,而且因为体积小,含金量低,不能说具有多么大的价值。船上的财物都去哪儿了,难道传说不靠谱?
只有黎小石隐隐觉得不对。海底一点也不平静,各种各样的声音传入耳朵。但是传播声音的介质海水,给他造成一定困扰,不像在空气里那么容易辨别。
有的时候不经意间,眼角扫到某一个角落,看到一个影子,似乎有东西正在窥伺自己。可猛一转身,那里又空空如也。仔细倾听,也听不到什么异常。
他只能归因于纷纷扬扬不断洒落的“海雪”,造成了视力错觉。
有人顺着舷梯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