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圣物重现 (10)(2 / 12)
一条奔腾之流。
黎小石取过长弓,搭箭拉弦,几乎将弓弦拉成了满月。
他并不急于将箭射出,而是细细回想那日的情景,慢慢地体会体内气息。
渐渐地,他感觉出自己的一呼一吸,好像都能够与弓箭产生共鸣,只是那共鸣十分微弱,若不是仔细体察,根本难以发觉。
那日与申擎互射,他在危急关头用尽了全身气力,孤注一掷,十分巧合地使弓弦共鸣出现强音,现在却怎么也无法达到当初那种诀窍。
他放下弓箭,继续盘腿而坐,进行了第二轮七咽。倘若共鸣不够,那也许是因为体内气息不够强劲的关系。
直至第三轮七咽完毕,圆月已经将要落下,东方出现了点点微光。
黎小石再次举起长弓,搭箭拉弦,将长弓拉到极致。
他闭上眼睛,对周围所有声音充耳不闻,只用心体会一呼一吸。
呼吸之间,气息在五脏六腑游走,奔腾之流力量更为壮阔,化作无形的江河,带动手中的弓弦,一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一次,他甚至能够听到弓弦鸣叫产生的低沉吼声。
对了,就是这样。
黎小石猛然睁开眼睛,对准若耶溪对面远处的一块凸出的大岩石,一松手,放开弓弦,嗡!只听羽箭发出一声铮鸣,如同金铁之声,破空而去,竟直入岩石,屹立不倒。
虽然天光不明,凭黎小石的视力,仍然能够看清,那支羽箭的箭头几乎全部没入石中,箭杆周边还出现了二三条细微的岩缝。
哇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支箭的力道居然能有这么大。
------------
二百八十二章 惊飞鸳鸯
“何人在此?”有声音从岩石旁边的林中传来。
二个人影从中转出,仿佛是一男一女。
黎小石暗笑,看来这一支箭发出的声音太大,惊起一对鸳鸯。对不起了,兄弟,坏了你的好事!
他连忙隐身在树木之后,偷眼瞧那一对被撞见好事的才子佳人。
越瞧越觉得眼熟,这不是范蠡和西施吗?
这一下便觉得有些尴尬,这样偷看下去合适吗?然而心里虽然矛盾,耳朵里却源源不断地传来对岸的人语声。
“大人,天该亮了,我要回去了。”
“西施,你别走,我说的话,你再考虑一下。回到会稽之后,大王把你安置在后宫,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看不出来吗?王后善妒,以后你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你不是说,厌恶在吴王宫里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日子吗?难道才出龙潭又入虎穴?”
西施没有说话,是深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口气叹得人心里顿生哀怜,两国争战,西施作为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正是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话。
范蠡又说:“实不相瞒,第一次见你之时,我就对你一见钟情,可是彼时我居然为了那一条美人之计,生生将你拱手送于吴王。自那之后每一次午夜梦回,我总是梦见你向我哭诉,内心悔恨不已,恨不得即刻闯入吴王宫去,将你带回来。”
西施眉目怅然,眸中满是暗淡。“大人,这些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范蠡说:“我是想说,现在你终于回来了,我绝不会再放手,把你弄丢了。若你愿意,我这就去向大王求取赐婚!”
西施有些愕然。“不,大王不会同意的。”
范蠡语气坚决:“我知道大王定然不肯。我已经通过国舅大人,向王后进贡了上千黄金,她若肯助一臂之力,此事便有希望。越国外戚势力强大,大王不得不给王后一些面子,不会为了你跟王后翻脸。”
西施眼帘低垂,眉间依旧没有舒展。
范蠡不放心地问道:“你是不相信我吗?我对天发誓,一定会爱护你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睛,有了你之后,绝不再娶,只与你白头偕老,共度余生。”
西施眼中有些点点光芒,嘴角却还是掩不住的苦涩。“大人,你这又是何苦?我是不祥之身。会稽城里都在传,是我祸水误国,不仅断送了吴国,这会儿又来祸害越国。”
范蠡斩钉截铁地打断她的话:“别听那些长舌妇嚼舌头!跟我走吧!我带你离开此地,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优哉游哉地度过下半辈子,好不好?”
西施面色似乎有些为难。“大人,此事重大,能否容我想一想?”
范蠡见她这么说,不能再多做勉强,只能暂且答应。
这边,黎小石却听得心中着急,还想什么,直接答应了吧,你迟早都是跟他走的。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上帝的既视感,一切都在料想之中,没有分毫偏差。
只是再一想,心中略有酸涩,那西施从前还是对自己有过好感的,那时候若是心一横,将西施带走,远离纷争,也就没有名动天下,祸水误国的薄命红颜了吧!
范蠡和西施已经离开,若耶溪再次安静下来,唯有流水潺潺,花落无声。黎小石练功一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