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3)
61
小微科技,名字虽叫科技公司, 但干的活儿却十分文艺, 就是养蚕吐丝制造丝绸, 并且一条龙地进行加工。他们七点发车, 九点多抵达,谢予念让方汝心休息, 下午再进行调研, 但方汝心说不用, 坚持立刻就去,因为她不想白费时间。
养蚕要求环境质量好,所以小微这里跟蓝度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这里很干净,道路上没有一片垃圾,树木成荫, 走在里面都觉得氧气含量变高。并且专门有一块农地是养殖桑树的。方汝心看到负责采桑的女工, 爬着梯子上去摘收叶子,收好一叠就放进自己的背篓里。
“谢总, 你这里搞得像世外桃源一样。”
“你猜的没错, ”谢予念说, “是给我妈做的疗养院。”
“谢总真孝顺。”
她摇摇头, “没什么, 完成我爸的心愿而已。”
方汝心走到大树下,礼貌客气地跟那些女工讲话,麻烦她们递几片桑叶过来。但她没有理她, 甚至看一眼都没有。
方汝心诧异地缩回来,问谢予念,“刚刚的措辞是不是不太对?冒犯了她们?”
她叫她小姐姐,难道是这个称谓有问题?
谢予念说不是,然后徐徐揭秘:“她们都是聋哑人,听不到你讲话,只有少部分能看懂唇语,方小姐,你要跟她们打手语才行。”
她自己走上前去,跟女工娴熟地打出手语,然后女工冲她微笑,双手递过去一叠完好无损的桑叶。
眼前这一幕,触动了方汝心心里的某个点,几乎有点感动。
谢予念走回来,把叶子交给她。
方汝心揉了揉,“很厚实,肯定能喂饱蚕宝宝。”
“那我们现在去蚕房看看?”
她开心地“昂”了声,“好。”
“来之前我做足了功课,邵寻教我去找,怎么辨认桑叶的好坏,怎么掂量蚕种的饱满,然后怎么衡量丝绸的质地。一圈走下来,你这都是顶尖的,谢总,我一定帮您找一个好买方。”
这番话委实太长,“邵寻教我”这四个字被模糊掉,不然以谢予念的灵敏,肯定能察觉方汝心跟邵寻有点关系,再深入一问,或许就出来。
方汝心拣起一条蚕宝宝在自己指尖上玩,软绵绵的。
当然,她也没有被这世外桃源蒙蔽,说到丝绸加工环节还是得仔细点。
“谢总,你们污水是往那边排吗?”
“是的,那边有个湖。”
“不会累积污染吗?”
“方小姐,这你放心,加工环节产生的污染物,我们都会经过处理,把它们的污染度降到标准以下,是可以安全排放的,并且也在湖水的自净能力内。”
“如果水源是通向江海的,那我觉得可能比较保险,湖水是一片区域,它的自净能力小很多,考虑到你们以后要量产,我建议你们改换厂址。”
“方小姐,”谢总淡淡地笑了起来,“我们不量产,这里永远都是这样。”
方汝心诧异极了,“为什么?”
“我设立小微的初衷就是这个,提供限量的、最好的、最宝贵的丝绸,它一年的产量只有化纤的百分之一,但我就想坚持这块。不管多么小众的领域,总需要有人来做吧?”
方汝心必然对谢予念做足功课,此刻亦是信手拈来。
“谢总,我知道你的家族企业是做丝绸的,所以这是你的初心,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这块的确在没落,我们必须承认,现在就是人口多,是量产的时代,不然产品太没有竞争力,您说呢?”
谢予念听完后,沉吟片刻,轻轻点头,“我知道,你说的我都懂,但我就是不想。”
方汝心只能保持微笑。
这又是一个有情怀的企业家了,不过却给方汝心的工作造成麻烦。哪个买方会因为情怀而选择投资?他们要的就是简单粗暴的收益率。
她把这点也直白了当地跟谢予念讲了,对方回道:“会有的,方小姐,并非所有买方都只看收益率。”
许是那氛围太放松,许是谢予念太没有架子,方汝心脱口而出,“除了你男朋友,没人会这样吧?”
话音一落,一片沉寂。
方汝心赶紧摆摆手,“抱歉,谢总,我不是有意冒犯。”
“没事。”
谢予念的声音依旧云淡风轻,但脑袋却垂了下去。
刚刚那句话令气氛微微变了,方汝心迅速转移话题,转移注意力。
“谢总,我想去污水排流的湖边看看。”
谢予念回过神,“好。”
反正这回,谢予念扔给她一个难题,就看方汝心怎么解决掉。这种不愿扩张的企业,要如何突出它的价值点?
方汝心不喜欢出差,有家有口的人谁喜欢在外面跑?每晚都能按时回家,每晚都能跟邵寻腻在一起,这才是她最想的。但真正出差的时候,她也不会消极怠工,甚至会更加专注,力争提高效率,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