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有人不识相(2 / 3)
:“为何我国国主已经十七岁了,还不能行冠礼呢?”
“是啊!”这个时候,甘晶开口了:“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己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人而与为礼也。冠玄端,挚于君,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甘晶用《礼记》之中的《冠义》篇阐述了冠礼的重要性,咬文嚼字了一番之后总结道:“难道我国国主还不如周天子吗?”
周天子现在在诸侯国眼中算什么?算什么?
说死了吕不韦也不可能承认羸政不如周天子啊!
虽然说现在已经是礼乐崩坏的时代了,但是只要大家不承认,那又怎么样?
就算是自欺欺人,诸侯国只是想要有一个遮羞布而已,不然周天子多大岁数了?为何一个子嗣都没有留下?
不是他不能,而是诸侯国不许。
为什么诸侯国这么在乎嫡子和长子?
若是周天子没有留下后代,也不可能过继,过继的是嗣子,不是亲生子,诸侯国就有理由不承认!
张平也开口了:“韩王十六岁就行了冠礼。”
王结在一边道:“昭襄王也是十六岁行的冠礼。”
行完冠礼之后,宣太后就还政于昭襄王了,这是事实。
卫国国主更早,听说十五岁就行了冠礼,不过这里头卫国人也就吕不韦,他更不能说了!
不过吕不韦脸皮厚,坚持用年龄说话,羸政又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看着下头的臣子们掐架。
一直掐到议政殿散了,大家还没掐出个结果。
甘晶张平他们留下来跟羸政商讨了一番,觉得不能惯着吕不韦。
李季阳更是上蹿下跳:“他想怎样就怎样啊?又不是天下皆他老母!”
被甘晶大骂:“像什么样子?”
张平跟韩非都习惯了,在一边看甘晶收拾秦安君,国主在一边护着秦安君。
谁能知道,外头传的神乎其神的秦安君,其实也就是个毛头小子而已。
等收拾完了李季阳,甘晶神清气爽,每天都有学生给自己出气,感觉特别舒服!
李季阳被收拾了也无所谓,他知道甘晶是为了他好,他也就在自己人面前卖卖蠢,外人面前他可精明了。
“对了,张大人,您家的夫人是不是要生了?”李季阳还记得张平的夫人肚子里揣了一个小包子的事实。
“快了,快了!”张平笑呵呵的道:“王太后已经派了不少有经验的医女去照顾了。”
李季阳点头:“是男是女?”
“还没生出来,这谁知道?”甘晶虎着脸坐在那里发言。
“就是。”张平也觉得秦安君果然还小,这孩子还没出生呢,他就先关心是男是女了。
“你喜欢孩子?”羸政看向李季阳,眼中闪过一瞬精光。
他若是喜欢孩子的话,不是有小李信呢么!
“不是啊!”李季阳摇头:“我觉得是个男孩!”
“为什么这么说?”张平来了兴致,因为他也喜欢男孩。
若是男孩的话,张家就有后了,他跟妻子还年轻,过两年再有孩子,或许能打破张家单传的诅咒。
“我听我家的兰奶母说的,她以前生过孩子,现在是我门客的未婚妻。”李季阳道:“立秋之后他们就要成亲了。”
兰奶母代表秦安君府去过几次,都是给送东西的,保胎用的各种东西,以及各种禁忌,还送了一个小李信穿过的肚兜,据说挂在孕妇的屋里显眼的位置上,这个叫“招子”。
“她看过夫人的肚子,说是男孩。”李季阳其实很期盼那个孩子就是张良的,真的。
“若真的是男孩,可要谢谢您了!”张平笑呵呵,美滋滋。
韩非对这个不感兴趣,他跟甘晶聊了聊,说的是政务,然后就散了,他们都回去了,留下李季阳跟羸政,李季阳是吃过晚饭才能回家的人。
等人都走了,李季阳立刻生龙活虎一样跟羸政连比带画的说了吕不韦家的糟心事。
当然,一些儿童不宜的镜头,让李季阳以春秋笔法给带过了。
羸政却有点吃惊,因为李季阳知道的太清楚了,他可以肯定,小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