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沙僧: 被迫害妄想症。 (3)(2 / 7)
绑好南山大王,悟空前去解救唐僧,这时候,八戒突然出手,一耙子打死了南山大王。
周鼎心道:八戒如果不动手,我几乎忘了,原著中,南山大王被悟空绑了之后,,也是被八戒打死的。
八戒是个懒货,向来是无利不起早,此番动手打死南山大王,怕又是得了谁的授意吧?
太清老子?
不对,太清老子绝不会做这种逆天而为的事情!
人教其他人?
也不对,人教没有人会违背太清圣人的意愿。
不是人教,又能力压佛教一头的人,会是谁呢?
又过数日,西游队伍来到了凤仙郡。
西游记中,一共有三个国家发生了旱情,一个乌鸡国,一个车迟国,还有一个就是凤仙郡。
乌鸡国旱了两年,草不生子,民皆饿死,幸亏虬首仙来到乌鸡国,缓解了乌鸡国的旱情。
虬首仙虽然抢了乌鸡国王几年的皇帝,但也帮乌鸡国王稳固了江山,也算是对的起乌鸡国王了!
而车迟国则是因为有了虎力,羊力,鹿力三人,旱情才得到了缓解,可惜,他们被悟空弄死一个,剩下两个吓跑了。
乌鸡国日后再有干旱,想找这样的免费降雨师,恐怕是难了!
最后一个干旱的地方,就是凤仙郡了!
三年之前,凤仙郡郡守掀翻了供奉玉帝的供桌,打翻了贡品,玉帝大怒,凤仙郡三年没有降过一滴雨。
凤仙郡连旱三年,已经旱到了什么程度呢?
凤仙郡的求贤榜文上说的很明白:
【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塘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
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
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
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
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
真的是米比金归啊,更重要的是,凤仙郡的乡下,已经开始靠吃人活命。
凤仙郡的郡守也说过:
“敝地大邦天竺国,风仙外郡吾司牧。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
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亭饿死二亭人,一亭还似风中烛。”
若郡守所言属实,时至今日,凤仙郡已经饿死了三分之二的人。
问题来了!
凤仙郡属于天竺国,天竺国是佛门统治的国家,此地的百姓天天求神拜佛,佛门为什么不管呢?
(未完待续。)
第 358 章:凤仙郡守的绿帽子
就算佛门要卖玉帝的面子,不给凤仙郡下雨,布施点米粮总是可以得吧?
然而,佛门的却什么都没做,眼睁睁的看着凤仙郡饿死三分之二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
莫非,佛门也怕玉帝?
为了解开疑团,周鼎的神识一直跟着取经队伍,终于见到了凤仙郡的郡守。
郡守的模样,跟电视剧中的演员颇为相似,看上去非常的忠厚。
不过,周鼎可没有被他那忠厚的外表迷惑,从郡守身上的气场可以感受到,这个郡守,定是一个相当聪明,且能力相当强的一个人物。
想来也对,凤仙郡三年干旱,饿死了三分之二的人,若是这个郡守没有能力,甚至能力一般,恐怕,他的统治,早被饥饿的百姓给推翻了。
而现在,凤仙郡守不仅依然牢牢的掌握着一地大权,而且,一声令下无有不从,由此可见,凤仙郡守的能力并不一般。
凤仙郡守热情的款待了唐僧师徒,饱吃一顿后,悟空想要直接求雨,周鼎传音拦住悟空。
周鼎告诉悟空:“这凤仙郡守得罪了玉帝,,若想求雨,必须做通玉帝的工作,若无玉帝的旨意,没有人敢给凤仙郡下雨,到时候,孙兄恐怕要丢人呐。”
悟空闻听此言,当即驾云直奔天庭,找玉帝询问原因。
玉帝命人带着悟空来到了披香殿。
披香殿右边立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米山旁边有拳大的一只小鸡,在那里吃米。
中间有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面山旁边有一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舔面。
左边有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挂黄金锁链,锁链下面点着一盏明灯,灯火烤着锁链。
玉帝派来的人告诉悟空:“三年前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凤仙郡守做了失德之事,得罪了玉帝,是以,玉帝决定:等小鸡吃光了米,等小狗舔完了面,等明灯烧断了锁链,才能给凤仙郡下雨。”
悟空无奈,只得返回凤仙郡,询问凤仙郡守,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做了什么失德之事。
凤仙郡守回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官在衙内献供斋天,因妻不贤,恶言相斗,一时怒火上头,推倒供桌,泼了素馔……?”
讲完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