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悲催的犀牛精!(8 / 12)
伍不打算追究穿针儿的责任,纷纷赞道:“如此慈悲心肠,真乃有道高僧!”
寇府毕竟是远近驰名的良善乡绅,官府也是要给几分面子的,装模作样的让寇员外自行管教家中妇人,轻轻的揭过了此事。
寇员外想留唐僧再住几天,面色不渝的唐僧绝不肯留,带着徒弟们奔向灵山。
周鼎为了踩上原著的时间点,交代悟空拖延行程。
悟空为了周鼎口中的时间点,也是卖了老命,他或是打探道路半日不归,或者外出化斋半日不回,或者故意找人麻烦,被人强留,等等等等。
如此一来,原本六七日的路程,西游队伍竟然足足走了一个多月。
一个月后,唐僧师徒终于来到了灵山脚下,见到了一座道观,这座道观名唤玉真观,玉真观内住着一位金顶大仙。
这位金顶大仙,在原著中总共出场两次,第一次是观音领了佛旨,下山寻找取经人的时候,另一次,就是唐僧来到灵山,他为唐僧师徒指引路径的事。
以前周鼎不懂:灵山可是佛门的总部,为何灵山脚下会有个道观,而且还有个仙人在这里常驻?
来到西游世界,深入的了解了西游世界的势力状况后,周鼎明白了:灵山脚下有个道观,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就像托塔天王李靖,几乎一家子都是佛门派系,却能在天庭做元帅一样,这玉真观的金顶大仙,就是天庭插在佛门的钉子。
玉帝毕竟是道祖亲封的三届管理者,特别是封神之后,圣人隐退,玉帝的权利,更是无限的放大。
灵山虽然是佛教的山门所在,但是,以前从来没人说过:灵山脚下不能有道观。
玉帝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三界至尊,但是,谁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打破这个名义。
佛门在天庭安插了许多的钉子,玉帝自然也要有所表示,于是乎,在灵山脚下建了一个道观,安插了金顶大仙这个钉子,
或许有的朋友问了,玉帝为什么建座道观来监控佛门?派人打入佛门内部不是更加有效吗?
玉帝这么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在灵山脚下建一座玉真观,派驻了金顶大仙,等于堂而皇之的告诉世人:朕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佛门虽大,却在朕的管理之下。
最关键的原因是,玉帝不敢派人深入佛门。
佛门功法非常的邪门,谁也不能保证,打入佛教内部的人,会不会被佛教的教义忽悠的弃明投暗。
就算这个人心智鉴定,没有被佛教的教义忽悠瘸,也很有可能被佛教的圣人强行剃度,大家都知道:佛教二圣的底线,低的令人发指。
事实证明,玉帝这步棋走对了!
玉真观就好像是玉帝建立大使馆,金顶大仙就是大使,佛门除非打算和天庭撕破脸皮,否则就得认。
是以,不管佛门的人私下里如何厌恶金顶大仙,表面上,都要表现的非常友好。
金顶大仙的脸皮也很厚,不管是上灵山的,还是下灵山的,他都会拉住别人,请进观里喝一杯茶,旁敲侧击的打探消息。
(未完待续。)
第 368 章:西游不为传经?
佛门诸人很膈应玉真观,更讨厌金顶大仙,但是,他们却不能翻脸。
不仅不能翻脸,还得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友好。
金顶大仙是‘奉旨问话’,他们还不能信口胡诌。
所以,当金顶大仙第一次出场,询问观音要去做什么的时候,观音老老实实的说了:“奉佛旨寻找取经人。”
不过,观音菩萨也不是没脾气的,能说的说了,不能说的坚决不说,能忽悠的尽量忽悠。
例如:她曾告诉金顶大仙,‘取经人两三年便至’,这句话,就纯粹是忽悠了。
既然菩萨要求唐僧脚踏实地的走到灵神,唐僧怎么可能两三年便到呢?
若是两三年便到,唐僧每年就要走四五万里的路,平均下来,每天都要走一二百里?
莫说唐僧这一路西来要经历无数妖魔鬼怪,就算没有妖魔鬼怪,也要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怎么可能每日前进一二百里?
若都是一马平川的大路还差不多。
金顶大仙怎么信了呢?
只因为,凡人若是骑马,若走的是一马平川的大陆,就算一日赶路三五百里,也很正常,是以,他上了观音一个小当。
观音或者佛门其他人,也只能在这些模棱两可的小节上,无伤大雅的蒙一下金顶大仙,他们并不敢真的触怒金顶大仙。
别人不说,就算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的道场在南海,若她不给玉帝面子,打了玉帝的脸皮,玉帝会不会把道场建到南海呢?
或者,直接派两个阐教弟子驻守?
观音算是阐教的叛徒,玉帝若要制裁观音,阐教弟子肯定有人愿意效劳。
佛门有很多的人希望金顶大仙消失,却没有人敢出手。
金顶大仙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