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府中丑态(1 / 2)
宁谦让宁祥将蒋陵送的远远的,最好送出京城,送到个无人知道的地方去。
宁祥带着蒋陵往南边走,半途中二人拣着处有河流的地方停下来稍作休整。蒋陵只道宁祥是傅京的府丁,问道,“大人这是让我去哪儿?”
“大人说你这事很复杂,为保证你的安全,你不能再呆在京城,大人要送你去个安全的地方。”宁祥蹲在河边,将水袋装满了。趁着蒋陵不注意,还将袖中的一个玉瓶偷偷扔进了河里。做完这些,宁祥偷偷松了口气。
蒋陵似是十分感激,“大人真是爱民如子,我本就是该死之人,想不到大人竟这样看护我。若是能再见大人,我定是要好好感谢大人的。”
宁祥不以为意的笑笑,“大人性子刚直,见不得有不平事。你只管过好你自己的日子,就算是对大人最好的感谢了。”
“小哥这话说的真是好,一看大人平日里就不少为百姓谋福。”蒋陵笑道。
宁祥拍拍手上的泥土,“行了,赶紧走吧。晚了就赶不到镇上,错过宿处了。”
——
太子太保回到家中,满脸的戾气。
“去把奉三爷叫来,就说我有话要问。”奉三爷正是当年那个州丞,小字叫阿奉。太子太保随身的下人闻言,忙不迭地往后院跑。
阿奉正在太子太保的发妻贾氏处说话。
“婶婶若是闷了,正巧母亲那儿这几日正在配丸药,婶婶也可以过去走动走动。”阿奉端了茶水,亲手捧给贾氏。贾氏不着痕迹的趁着接茶盏的空档,与阿奉的手背碰在一处。
二人心神俱是一荡。
正巧,贾氏的二女儿,名唤英乔的,走了进来。
“英乔妹子几日不见,怎得越发好看了?”阿奉赶忙收了心思,对着英乔笑道。
贾氏就着茶盏抿了口茶,“你们散学了?怎么不见你大姐和三妹?”
英乔哪里看不见屋中二人的奇怪心思,板着脸道,“散了学半路上,大姐与三妹碰见了宣德侯府的二小姐,她们便一同去侯府做客了。女儿今日应了刘家小姐的约,要去帮她看花样子的。”
贾氏点点头,“去给你父亲请个安,就赶快去罢,别让人家刘小姐等急了。”
英乔福了福身,对阿奉看都没看一眼,扭头出了堂屋。
阿奉有些讪讪,“婶婶……”
“你啊,真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贾氏手指戳着阿奉的脑袋,阿奉只管低着头低笑,“我若是‘银样镴枪头’那婶婶昨夜可还受用?”
贾氏端茶盏的手一滞,含娇带媚的嗔了一句,“我都是个老人家了,还那么多花样子折腾我,也不嫌害臊!”
阿奉扯着贾氏的衣袖,“好婶婶那里还紧的很,哪里有老人家的样子?你若是这样说,我们家蓉儿岂不是要羞愧死去!”蓉儿是阿奉的正房夫人,今年还不过二十年华,却已经为他生育了一儿一女。
贾氏一听到阿奉拿她与蓉儿相比,自是高兴的不行,“冤家!”
婶侄二人还在“情意绵绵”,那厢太子太保的随侍却是进了院子。
“奉三爷,我家老爷请您过去一趟。”贾氏原本还是倚靠在阿奉身上,乍一听见人过来,立马坐正了身子,还瞪了一眼阿奉让他回自己位子去。
阿奉不情不愿的坐了回去,“回去回叔父,就说小侄马上就过去。”
随侍作了个揖,就跑了。
太子太保的二女儿英乔换了一身翠绿色罩衣,先是给太子太保请了安,顺势在父亲的书房中多坐了一会儿。
太子太保还在为朝堂上那事忧心,英乔沉吟了半晌,脑子一转不由得计上心来。
“父亲这几日常不在家中,可是东宫这几日有事?”英乔问道。
太子太保倒是很疼爱这个二女儿,尽管忧心,却仍是平声静气的与英乔说话。
“没什么事,左右不过是朝堂上的琐碎小事罢了。”
英乔咬了咬下唇,面露忧色,太子太保不觉有异,“父亲也该常常回府陪一陪母亲,这几日女儿倒是瞧着奉三哥哥常来陪着母亲。”
太子太保一听谈及阿奉,不禁冷哼一声,“哼,这小子倒殷勤地很。”
英乔见父亲没往旁处去想,倒是有些叹息,往日精明的父亲,怎得在这些事上如此蠢笨?
正欲说话,太子太保身旁的随侍却是回来,“老爷,奉三爷来了。”
太子太保点点头,“英乔,你先回去罢,为父这里还有事。”
英乔犹疑着点点头,躬身告退了。
阿奉进门,正遇上出门去的英乔,“刚刚还在与婶婶说,英乔妹子年纪不小了,也该寻个婆家了。正巧,我有个表弟,是京东东路济南府的,身上不仅戴着官身,家中富庶,年纪比妹子大上那么三四岁。”
英乔冷笑,“多谢奉三哥哥费心了,英乔还小,尚不考虑婚事。”
说罢,转身离去。阿奉望着英乔的背影,手指间相互磨蹭,“啧啧,年纪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