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莹】(2 / 2)
院中石凳上,一人对月独酌,石桌上摆着两只酒杯。
汤新台见了她来也是一愣,而后伸手指了指一旁的石凳,“坐。”
楚漪走过去坐下,看着桌上的两只杯子,问道:“汤先生是与谁对酌?”
“舟行老友,”他叹道,见楚漪不解的目光又道:“便是封太傅。”
楚漪点了点头,却拿过了那酒杯,笑道:“汤先生可愿与我对酌几杯?”
“深夜饮酒,总归对身体不好……”
不等他说完,楚漪已经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酒灌入喉,直辣得她咳嗽,咳得她眼眶发红,有了湿意。
再抬头看他时,楚漪只觉得自己醉了。他一身月白色直裾,端坐于她对面,柔柔月色撒在他身上,好似一位无欲无念的仙人。
是的,无欲无念,让她不敢靠近。
酒意上头,楚漪突然觉得自己的胆子好像大了些。
她笑道:“我很好奇,妧妧的娘是个怎样的女子!”
汤新台听她问话一怔,陷入了往日的回忆中,眉眼间染上了柔意。这是对她从未有过的,他看向汤妧时,有慈父的柔爱,有严父的严厉,看向她时,有关于她学识的赞赏,有心疼她身世的怜悯,却从不见他有过这般模样。
汤新台许久才答了“很好”二字,却不再多说。
“那我呢?”她觉得自己的胆子又大了些,“我是个怎样的女子?”
汤新台一愣,随即道:“郡主学识过人,性子坚韧,与男子相比也不输半分。”
她一听,忽然咯咯笑个不停,她何必要自取其辱去问,他将自己说的再好,她也当不得那“很好”二字。
“夜深了,郡主歇息去吧!”
“罢,罢,罢。”
她擦拭着自己笑出来的泪花,最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起来向他行了一礼,“多谢先生照顾之恩,楚漪不敢相忘。”
不待他回答,她又道:“那明莹便去了。”
决然的转身进了屋。
第二日一早,她便要启程离开,汤妧红着眼拉着她来了个临别拥抱。
楚漪看着这温馨小院,又最后看了汤妧汤新台一眼,向他们拱手行了一礼,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摇摇晃晃,载着离愁与不舍,载着未知与期待,缓缓消失在了原野间。
午后汤妧落魄的收拾着小院,忽听得三下轻缓的敲门声,她开门一看,是赵毓明,骑着他的小毛驴又来了。
“你来迟了,”汤妧摇着头,“楚漪已经离开了。”
“什么?”赵毓明心一急,忙抓住了她的肩询问,“她去哪了?”
“京城。”汤妧被他抓的疼连忙挣扎。
“京城?她去京城作甚?”赵毓明没有注意到她的苦脸,连忙询问。
“她回家了。”汤妧暗恼,要是段锦在见这人敢这么对她,非得将他打一顿。
见赵毓明失神的样子,汤妧连忙挣开,转身进了屋,而后又“噌噌”的跑来了,手中提着一个包裹递给了他。
“这是你借楚漪的书,她叫我帮忙还给你,里面有她写的一封信。”
赵毓明急忙伸手接过,一打开包裹,果然见书本的最上方放着一封未提名字的信封。
他连忙拿了信打开看,书本尽数掉到地上也不管。
“哎,你这人!”汤妧气恼地蹲下将书捡起塞进了他怀里。
赵毓明只看着信,哪管汤妧的反应。
信上不过寥寥数语,却无端戳痛了他的心。
游记甚为有趣,多谢赵公子借书,方能让我得知世间之广大,奈何我此生身不由己,无缘得见,唯愿赵公子能了却心愿,游尽山河人间,亦算了我此愿——楚漪
“她本名叫什么?”赵毓明看完忙问道。
“明莹,姓穆。”汤妧疑惑,他怎么知道楚漪不是她本名?
“穆姓……”
赵毓明呢喃着,忽的一笑,那又怎样,若他要游遍山水,定要拉着她一起。
他将信折好放入怀里,将书包裹好挂在毛驴身上,骑上小毛驴哼哧哼哧走了。
汤妧忽的心神一动,忙高声询问,“你去哪?”
“京城!”男子的声音十分率性,洒脱。
“京城?”汤妧闻言一愣,“没毛病吧?”
作者有话要说: 都走了,明天还要两个要走_(:зゝ∠)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