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东行(3 / 3)
辰就会冲了水神,大不吉的。
船主连连点头道:“正好,正好。已经拜过龙王爷了……”将关天养和慎明让进了舱中,就大喊道:“起锚嘞……”满船的伙计立即就位,一齐吆喝道:“起锚嘞……”就唱起了船工们特有的号子,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极具韵味。慎明听不明白他们唱的什么,就问道:“关施主,他们唱的是什么?”
关天养摇头道:“怕是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以后别老叫关施主,好不好?”
慎明一愣,“为,为什么?”他以为自己又做错了什么,惹得关天养不高兴了,“那,那我该叫什么?”
关天养道:“我又没施舍你什么,你却老叫我施主,岂非有问题得很?”
慎明愣愣地看着关天养,显是不认同关天养的观点,却也没有明着反对。
“要不,你叫我关大哥吧?反正我也比你大。”
慎明顿时笑了,猛地点头道:“好,关大哥……”显得特别的振奋,脸膛在初升朝阳的映射之下,红通通的。
关天养一把搭住慎明的肩膀,“咱们一起出生入死过了,也算得上兄弟,你说是不?”
慎明啊了一声,摸着光头道:“这个,这个,可我是和尚……”
关天养哈哈笑了起来,“你师父不是常说,和尚也是人么?”
慎明连连点头,“关大哥说是,那就是了!”
按关天养的意思,船溯潜江北上,入大江之后再向东。这样走虽然要多花些时日,但若是水况好,又刮起了北风,或许还能提前几天到达。
这种客货两用的中型船吃水较深,航速中等,比较能适应大江的复杂水况。
大江从起源到入海有几万里长,每一段的水况各不尽同,小舟的速度固然快,但只能在某一段水域航行,若要通行全程,那是不可能的。
站在甲板上,见离沙河口越来越远,关天养情不自禁地吁了口气。扭头看着笼罩在朦朦薄雾中的大江,禁不住暗道:“但愿此行能够平安抵达江东,若再出什么事故,我可是经不起折腾了……”想到杜友逢说的,要他把慎明送回九华山后,就静下来,好好地提升自己的本事,心下顿时涌起一股子强烈的渴望。
这几个月来,各种的混乱和艰险一波接着一波,几乎难有间隙,每次虽然都有惊无险,但经历得多了,不免也折腾他身心俱疲。当目光落在从船头掠过的水鸟身上时,他心弦一颤,就想到曾经与苏少白、陈朔和四丫一起经历过无数的自由自在的岁月,想着想着,眼眶就禁不住湿润了,心下暗道:“若是一切都没有变……宋大叔没有死,九夏城还完好,没有灵泉山的异宝出世,我也不是知真斋的老板,那该有多好?”
可惜,时光不可能倒转,一切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这一路上,关天养总担心会再遇上什么不测的事故,比如水妖,比如水贼,比如……每天都神经都崩得紧紧的,提防着这,提防着那。
十八天后,船顺利地抵达了江东行省的九阳府码头。关天养连带赏钱,付了两千两银票,在船主和伙计们的恭送之下,离船登岸。好在马匹都没有卖,要不然又得在九阳府另行置购。
九阳府距离九华山尚有一千五百余里,但相比起走过的几千里来说,这已经算是近在眼前了。
上岸后,见天色还不及午,关天养就道:“慎明,咱们在船上委屈了半个多月。也养得精气充足,要不就趁热打铁,一口气赶到九华山算了。你说呢?”
慎明一听说九华山已经近在眼前了,也很是兴奋,“好,就听关大哥的!”
关天养给了他一道【神行符】叫贴好,猛地一夹马腹,高声吆喝道:“走嘞……”也不入九阳府城,直接取官道望东南方的池州府而去。
第二天中午,两人终于到了九华山脚下。
望着巍巍的山峰,关天养忍不住拢嘴大喊:“九华山,我来啰……”漫山的回音,经久不绝。
慎明昨天上岸后都还很兴奋,现在却又神情怏怏,一言不发起来。关天养问:“慎明,你又怎么了?马上就要到地头了,你不高兴?”
慎明摇了摇头,依旧不说话。
关天养更加的不解,“这里就是你师父的师门了,也相当于你的家,回家了你还不高兴么?”
“不,我的家在灵泉山地藏庙!”慎明是一个很执著的人,尽管他事事都随关天养的处置,从不发表异见,但在这事上,任谁也说不动他。
关天养哈的一声笑道:“你说那座小庙呀?!”
慎明见关天养看不起地藏庙,怒火陡地腾了起来,“庙不在小……”本想争辩两句,才想到自己犯了嗔戒,忙合什念起了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