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南明那些事儿 > 第二十一章 败局

第二十一章 败局(7 / 8)

谁呢?

臭名昭著的马吉翔!

马吉翔最强烈地反对移跸四川,而是一心向往缅甸。如此“特立独行”,倒不是他想哗众取宠,更谈不上思想超前、崇洋媚外。缅甸比天朝还要寒碜,也没有值得崇媚的理由。

马吉翔的理由相当单纯:进入四川,死得难看!

朝廷“搬家”到川西建立根据地,归附的人会越来越多,翻出“安龙血案”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文安之(当时还没死),一直对马吉翔恨之入骨。

要想提高安全系数,就必须往滇西、缅甸方向跑,让朝廷的人越跑越少,最好就剩下两个,朱由榔和马吉翔。朱由榔“裸”了,马吉翔才能绝对安全!

当然,马吉翔不敢明目张胆地说往缅甸逃。他很清楚,只要“缅”字蹦出口,李定国会一巴掌把他拍死在墙上。

于是,马吉翔忽悠金维新去滇西,金维新觉得靠谱,又来忽悠李定国,李定国被忽悠得云里雾里,然后短路了。李定国不仅自己短路,还派人通知朱由榔跟着自己一起短路,大家打起精神闯滇西。

永历十三年(1659年)正月初三,清军兵不血刃占领昆明。次日,朱由榔一行抵达永昌,留白文选驻守澜沧江东岸的玉龙关。

马吉翔算计得没错,自从转向之后,大批官员感到前途渺茫,纷纷脱离队伍,自寻出路。(还是三条路:投降、隐居、做和尚。)

清军在昆明接到了朱由榔留下的“厚礼”(半年之粮),吃饱肚子继续赶路,挥师杀到玉龙关。缺吃少喝的白文选遭遇惨败,烧毁澜沧江铁索桥向西逃窜。

闰正月二十六日,朱由榔在靳统武的护送下抵达中缅边境的布岭。为了尽快让朱由榔“裸身”出国,马吉翔怂恿靳统武部将孙崇雅发动兵变,趁着夜色大肆抢掠,导致一批官员落荒而逃。朱由榔也被蒙在鼓里,带着留下的一群人连夜西窜,奔向中缅边关。

往前跨一步便出国门,能不能回来很难预料,但朱由榔在逃跑的路上一向是勇往直前的。不过,这次想跑也没法跑,人家缅兵不让进。

穿的跟叫花子似的,也敢说你是皇帝?老子还是上帝呢!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别影响老子站岗!

朱由榔百口莫辩,随行的沐天波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缅兵不知道永历皇帝何许人也,但久仰云南世袭勋臣黔国公沐家的大名,赶紧列队欢迎。

沐天波说明来意,缅军边关守将也很爽快:放下武器,便可入关。(必尽释甲仗,始许入关。)

按理说,缅军的要求不算过分,虽然跟着朱由榔的大臣不多,但靳统武的护卫有两千多人。缅甸国小民弱,谁知道你们是来避难的,还是打着避难的旗号抢地盘的?

对于朱由榔而言,赤手空拳地出国,风险是非常大的。缅甸虽是明朝的属国,但属国全是一副德行:有奶便认娘,强悍便认爹!没有武器,只有等着挨宰!

但是,朱由榔只想逃命,懒得考虑这么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缅军的条件。靳统武苦苦相劝,但朱由榔去意已决,不愿缴枪的靳统武只能带着护卫返回滇西,寻找李定国。

带着沐天波、马吉翔等少数官员,一身泥泞的朱由榔跨出国门。

希望那里能有一片安宁吧,穷途末路的朱由榔也只能如此自我安慰了。

朱由榔暂时得到了“解脱”,李定国却依然在滇西煎熬。

昆明的粮食够吃半年,清军完全不需要为肚子发愁,于是马不停蹄地跟在李定国屁股后面穷追猛打。

永历十三年(1659年)二月十八日,吴三桂率军进入永昌,三日后渡过怒江,逼近腾越州(今云南腾冲)。

李定国相当抑郁:澜沧江、怒江是滇西的两道天险,清军相继顺利通过,再这么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盘算一番之后,李定国决定打一次伏击,给吴三桂一点眼色看看,鼓舞一下萎靡不振的士气。

打埋伏,怒江西岸的磨盘山绝对是首选,这里丛林密布、山路狭窄,清军只能以“长蛇队形”通过,简直就是专门为李定国准备的。(所入之路坎陡,箐深屈曲,仅容单马。)为了打好这一仗,“战神”李定国发挥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做了相当周密的部署。

永历军的伏兵共有三道,依次是窦名望、高文贵和王国玺。按照李定国的计划,清军完全进入伏击区后,三道伏兵同时倾巢而出,将清军的“长蛇队形”堵住首尾,拦腰截断,聚而歼之。

吴三桂一路凯歌,基本上是哼着小曲向前进,根本想不到李定国会整这一出。可以说,这是一次胜负毫无悬念的伏击战,“战神”又将重现江湖。

千钧一发之际,意外再次如影随行——永历政权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投敌,将永历军设伏的部署告知了吴三桂。吴三桂大吃一惊,紧急下令已有一半进入伏击区的清军回撤,并一路搜杀伏兵。

永历军的三道伏兵没有接到信号,不敢擅自出战,因此被后撤的清军干掉了不少。窦名望感觉到情况有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