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毒斗天南案(8 / 10)
——要知道所谓四大亮点可不是宣传部门报的,是公安部内部自己说的。能给这种专业评价的,资格老到建国时跟过马神仙,听这话的人警龄加一块儿往前推能算到乾隆年间去,谁都没有异议,说明小哥这次的表现戳得住。
其实,对方发来这条要求的时候,肖戈和“马仔”假作商量,“马仔”也在利用暗藏的通信设备向上级请示。得到的指示是:去掉监听设备,跟上去——英雄所见略同。应该说,云南缉毒的老手们也反应很快,但因为毕竟不是身临其境,还是慢了半拍。如果按照指示去做,形迹难免落在“杨老大”的眼里,这次行动恐难善了。那么,肖戈为什么要说关键在那瓶矿泉水上呢?
原因很简单:作为缉毒警,肖戈知道一个特殊的情况——吸毒的不喝茶,只喝矿泉水。吸一口,喝口矿泉水压一压,是他们的习惯。
“杨老大”提着一瓶矿泉水进来,进来既不找人又不就坐,显然不正常,一下就在小哥眼里“露形”了。而且,在“杨老大”进来之前,肖戈实际上一直在“找”这样一个人的出现。这是因为,按照规定的时间和交易方见面,而“夏队长”的人不出现,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毒品交易也有它的规则,肖戈的身份,是道上的朋友给证了底的(重庆方面做的工作),这种时候你不按时来,第一是不给朋友面子;第二,作为肖戈一方,头一次跟你交易,他会认为你不可靠,或者中间出了问题。一般情况下,他就不敢交易了。你怕警察作局,对方也一样的担心,这种事属于麻秆打狼,两头害怕。
电视剧里贩毒分子没事儿换几个地方交易是有真实背景的,但那是对方对你产生怀疑的情况下才会做的,正常的毒品交易没有那样复杂,毕竟,这又不是绑票。何况,“夏队长”来,是基本决定要做这单买卖了,最后自己再掂掂肖戈的真伪,就跟面试总得见一见大老板一样。如果觉得情况不对他可以立刻收蓬,哪有连面儿都不见的道理?
这前后矛盾嘛。等到时间过了“夏队长”还不露面,肖戈就开始琢磨了: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比如这边布的局有人给通风报信了,那对方肯定不会来。发现警方布局,还故意往里钻,玩什么将计就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是成心挑衅警察的权威,“夏队长”不是拍电影的,决不会做这等傻事。
布局的领导也正因为这个,才让肖戈“全副武装”的。如果对方露面,肖戈会想方设法勾对方漏话,只要拿到证据,不做交易,也可以捕人了。最初的设想,肖戈要完成的应该是一个简单任务。既然如此,行动失败,肖戈回北京,等于在重庆白玩四五天……说起来,也蛮不错的一个结局么。让我想起大学里某室友和女朋友断交时怎样因为嘟囔了一句话,被人家抓了一个满脸花——这小子的话是:“分就分,反正我也没吃亏……”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夏队长”或者他的手下,已经埋伏在酒吧里,多用一点时间在观察自己和“马仔”,如果自己没有破绽,一做出要走的姿态,对方就会出面交易。当国安的时候就一直干便衣,他自己觉得演得还可以,但是,吃了十几年公家饭,自己身上会不会带着某种“味”,肖戈也不知道,所以这酒喝得甚是艰难。他一边喝,一边在找对方的人。
“杨老大”的出现,让肖戈一下推翻了前面的全部想法。因为一瓶矿泉水,让他注意了“杨老大”。注意了以后,通过他的外貌、举止,可以判断出此人就是自己要找的。他从前面一走,肯定看到自己了,但是却没有过来找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之后,肖戈愣了几秒钟,因为他在思索。“杨老大”进来的目的显然不是来找自己交易,那么,他来干什么?来为“夏队长”确认环境是否安全?不可能,那样他应该在约定时间之前来这里,而不是现在。唯一的理由就是来看自己还在不在。为什么来看自己在不在?说明对方还是想和自己打交道。想和自己打交道说明什么?说明对方还认为自己是同行,也就说明并没有人通风报信。既然没有人通风报信,为何他不来交易?
很有可能是他不认为自己这个人可疑,而是这个地方让他觉得有问题。所以,他不来交易,又舍不得放走这条大鱼,举棋不定。犹豫了一阵以后,派人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还在,要是自己已经走了,那就算了,要是自己还在……要是自己还在,对方会怎么样呢?肖戈的判断是,对方会要求自己跟着走,到对方认为安全的地方交易。如果是这样,领导会怎样安排呢?
傅局长画外音——“如果他不来,你依然要争取今晚和他进行交易……”
那就意味着卧到人家内部去了。问题是,虽然没干过卧底,在国安的时候肖戈可没少了解这方面的案子。虽然没断定对方会不会请自己洗桑拿,肖戈可是明白,如果自己这么全身披挂地过去,这身上的每一样家伙都够给自己招魂的了。于是,他跳起来就往厕所跑。反正,他知道这酒店的底细,自己扔的这一堆东西准会有人收拾。几秒钟的功夫,肖戈居然琢磨了这么多!一等功,是那么好立的吗?
这也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