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西部人的西部精神(1)(5 / 10)
制造的房子里,朦胧起来,概念起来,当然也就诗意起来,哲理起来,怎么看都是一幅大写意,而绝不是他们期待中斑斓工笔的纤毫毕肖。实际上,外界的人对西部人的真正了解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来过西部,而是因为西部人纷纷然背井离乡,笔直地走向了他们,执拗地在他们的家乡、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或紧张或放松地生龙活虎着。这是一些永远走出了西部或者暂时走出了西部的西部人,是一些漂泊的英华,带着无边苍茫的山河背景和大莽原的熏陶,心急意切地登上了人生的另一个平台。正像事实所呈现的那样,他们在悄无声息中把当年的“全国支援大西北”轻而易举地变成了近二十年的“西部支援全中国”。
因为我也算是一个走南闯北的人,便不断有家乡的人问我:走出西部的西部人到底怎么样?我只能说是纷纷籍籍,不一而足。具体地讲,有发达的,有落魄的;有走运的,有背运的;有很快就放水灌田似的融入当地人群、当地世俗的,有内心高挺做派不群永远和当地人、当地风尚格格不入的;更有不好不坏、忽好忽坏、这好那坏、亦好亦坏的。就跟所有敢于奔赴“新大陆”的“淘金者”一样,荣辱不等,贫富不均,七高八低,怪怪奇奇,肥瘦之差,不可以道里计。如此便天然合理,没有什么值得诧异的。但是,他们既然是西部人,既然在西部地老天荒的自然和斑驳陆离的文化中打过滚儿,则无论他们干什么,无论他们有何长短、有何功败,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精神的西部”所赋予的边远之色、高拔之影,都会以自己明显的“西部味儿”从五色杂陈的人堆里分化出来,人或有侧目,自己却浑然不觉,依旧如故。
离别的时候,不管对方有何反应,那个站在五步之外悄悄地以泪洗面的,说不定就是西部人;分别之后,从来不第一个写信问候,但在漫长的岁月里却是最后一个和你保持联系的,说不定就是西部人;聚餐的时候,虽然腰包里一定没几个钱,却要抢着埋单的,说不定就是西部人;照相的时候,那个站在后排的最边上但却是这个集体中最有本事的,说不定就是西部人;上大学以后,第三年才被选为班长,但却是一个最被人称道、最值得大家信赖的班长的,说不定就是西部人;有着出色的才华,却本能地内敛着,不露峥嵘,善刀而藏的,说不定就是西部人;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却能用良好的知觉一把抓住要害且成功在望的,说不定就是西部人;遇到流氓挑衅,虽然害怕却不退缩,也不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对抗的实力就敢往上扑的,说不定就是西部人;听说西部来了人,无论认识不认识,都要倾情倾囊辛苦招待的,一定就是西部人;能在一个“势利”主导人际关系的地方,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陌生客人的,一定就是西部人。
还有,总希望几个知心朋友永远绑在一起做事的,在单位上只跟情投意合者交往而决不跟所有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对顺眼的眉开眼笑对不顺眼的理都不理的,只想帮衬别人而不想代替别人的,不愿意独立作战只希望大家一起上的,总是过低地估计自己过高地估计别人的,说不清楚却干得明白的,动不动就真心称赞人佩服人的,背后说人家好话见了面却不理人家的,自己抽烟一定要先让别人的,喜欢去火葬场给人送行的,同事搬家不论关系好坏都要去帮忙的,单位上有体力活总是跑在最前头的,喜欢自由、喜欢懒散、喜欢工作和休息不分的,当了官不知道应该端架子或者想端架子又总是端不住的,不喜欢接触领导天天奢望领导最好把自己忘掉的,也想巴结领导却永远迷惑于渠道和方法的,感情优于理智的,一次谈两个对象而心理没有负担的,视女色重于领导、重于金钱、重于江山的,到了一个新单位很快和女同事谈恋爱的,感情和性欲并重而不是分裂的,动不动就忧国忧民忧地球忧宇宙的,自己是穷光蛋但见了要饭的却还要大加施舍的,极其容易被眼泪感动的,对邻居的苦难投以最大关注的,狠不得去参加美国黑人大游行的,别人受伤他喊疼的,其实内心十分细腻却要用粗犷装潢外表的,走出了西部总说还是西部好动不动就要回去看看的,路过商店看到电视里有高山、有沙漠、有草原时总要停下来呆看至少十分钟的,家里的电视一旦出现西部的风景就激动得喊起来、唱起来的,喜欢聚在一起喝酒唱歌的,喜欢王洛宾、喜欢腾格尔、喜欢《青藏高原》的,以为牛羊肉是天下最美的食物的(古人也以为羊大为美),探亲回来喜欢送一点土特产或民族工艺品给同事和熟人的,知恩必报从不拖欠人情的,你请我吃一顿我一定要请你吃两顿的,崇尚清谈、阔谈、高谈而忘了明天没钱吃饭的,送人礼物不喜欢送鲜花摆设而喜欢送衣帽鞋袜的,等等,等等,都有可能是西部人。
在这里我当然没有必要罗列优点,也没有必要举证缺点,其实无所谓优缺点,好坏是自知的,在别人看来明显的死相,带给他们的却是好处,在别人眼里突出的风采,带给他们的却是坏处。我亲眼看到一个兰州大学毕业三年后来山东某单位应聘的甘肃人是如何落败于一位领导人偏狭的挑剔。领导人问:“你是西部人?”应聘者说:“是。”领导人又问:“你会不会不听话,不尊重领导,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