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2)
不掉的,万一有同僚什么的给他送个把酒女歌女,又或者把什么远房亲戚之类的送过来照顾他,那还真不好办。她可不想一家人在家里省吃俭用,辛苦劳作,好不容易赚几个钱,结果还要去养几个小姨娘。
可是要全家人都离了村子,跟着罗白宿去任上,那也不妥。
这年代官员授职也有回避制度的,不得在原籍或是有家族产业的地方任职,可以想见的,不管以后罗白宿做官好坏,是迁还是降,到处宦游是免不了的。若是她们母女真跟着罗白宿到了任上,单靠着罗白宿那点微薄的俸禄要养活一大家人,委实有些困窘,更不要说还有惯例的人情往来了。再说了,做官也不是铁饭碗,有官职在身还好,衣、食、住、行朝廷都有补贴,若是有朝一日,罗白宿不做官了,吃饭、住的屋子、生病请大夫都得自掏腰包,她不趁着现在多攒几个钱,多置些产业,将来罗白宿两口子老了,劳不动了,混口饭吃都难。
她的意思最好是方氏能跟着罗白宿去任上,可是这样一来,家里只有她和罗名都两个孩子,常年没个大人也不合适。
真是不做官不好,做了官也不好,总有一堆的破事。
方氏知道她的烦恼后,笑得不行,就把这事跟罗白宿说了,罗白宿顿时哑口无言,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你说这孩子这么点大,怎么就爱操心这么多事呢?难怪她总不长个子,我看都是长那脑子去了。”方氏就笑道。
罗白宿倒是一副深思的表情:“小都说的倒是没错,咱们不比那些根基深厚的世家,手中没有钱财,又没有势力雄厚的家族可以依靠,将来老了,还真不知会如何。”
像他这般没有根基的布衣,十年寒窗博了一个前程,授了官职,除非为官不廉,在任上捞足了油水,要不然等到休官后,晚景多半凄凉。不少朝中大员,退隐后还要亲自下田种地才能养活自己。
没过几天,罗白宁也终于定下了一门亲事,听说还是齐家老夫人亲自做的媒,对方是华溪府的一户小地主,家境殷实,又只有一个儿子,罗白宁若是嫁过去,将来家产全是小两口的,唯一不便的就是远了些,除了这个,倒是没什么让人可挑的地方。
姚氏正愁罗白宁都十七岁,虚岁都进十八了,还没个着落,好不容易等着有人上门提亲了,还是这么户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家,立即就答应了。她怕前些日子传出去的罗名都抢罗白宁亲事的流言影响到这门亲事,又开始在村子里澄清谣言,一时忙得脚不沾地。
罗天都不禁暗想,估计也是齐家听了那个流言,所以才会特意给罗白宁也说了一门亲,还是说的华溪府那么远的地方。但不管怎么说,罗白宁总算是要嫁出去了,这也算得好事一件。
等到正月过完,油菜花开的时候,罗白宿也要收拾行囊,准备去北境府赴任了。方氏虽然不放心罗白宿单身上任,但还是狠狠心留在了家里,她是个做娘的,虽然也担心罗白宿,但还是比不得孩子重要。
最后还是罗天都出了折衷的主意,农闲的时候,让方氏去北境府照顾罗白宿,等到农忙时再回来,两边都能照顾到,只是方氏要辛苦一些,多费几趟路费的事。
方氏想想也只能这样,便和罗白宿商量妥当了,等春耕完了,再去北境府。
罗白宁成亲的时候,罗白宿在任上并没有回来,只有方氏过去帮了两天忙。
成亲的当日,罗天都看到了罗白宁的夫婿,长得倒是高高大大的,笑眯眯的看着倒是个憨厚老实的,也略略放下了心。
罗白翰自毁前程,如今倒是老实本份地窝在村子里安心当起了教书先生,罗白宁如今也终于也要嫁人了,老天保佑他们两兄妹能一直这么安安分分地过日子,不要再起什么波澜了。
【)